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财务管理和会计法论文

注册会计师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引言第1-10页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第10-20页
 (一)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理论渊源第10-12页
  1. 经济安全理论第11页
  2. 社会责任理论第11-12页
 (二)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客体及其特点第12-17页
  1. 注册会计师业务、职能及作用第12-14页
  2. 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及组织形式第14-16页
  3.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点第16-17页
 (三)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作用和意义第17-18页
  1.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作用第17页
  2.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意义第17-18页
 (四)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的价值第18-20页
  1. 主导价值——社会利益第18页
  2. 基本价值——社会效益第18-19页
  3. 功能价值第19-20页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模式分析第20-25页
 (一) 自我监管模式第20-22页
 (二) 政府监管模式第22-23页
 (三) 独立监管模式第23-24页
 (四) 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模式选择的制约因素第24-25页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5-32页
 (一)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现状研究第25-27页
  1. 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第26页
  2. 政府监管第26-27页
 (二)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问题研究第27-28页
  1. 政府监管目标的错位第27页
  2. 政府监管下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需求不足第27-28页
  3. 政府多头监管,体制混乱第28页
  4. 政府监管模式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第28页
  5. 政府监管下注册会计师协会角色冲突、地位尴尬第28页
 (三)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监管问题成因探究第28-32页
  1. 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注册会计师约束不到位第29-32页
  2. 政府管理职能不规范,行政干预过多,以致行业协会的自律有名无实第32页
四、注册会计师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2-42页
 (一) 监管体制的重新确立第33-34页
  1. 新监管体制下的注册会计师管理委员会第33页
  2. 新监管体制下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第33-34页
 (二) 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第34-35页
  1. 独立审计准则的作用第34-35页
  2. 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尴尬境遇第35页
  3. 独立审计准则应享有的法律地位第35页
 (三) 注册会计师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5-38页
  1. 行业准入制度第35-36页
  2. 会计师事务所形式第36-37页
  3. 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第37页
  4. 职业道德准则第37页
  5. 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第37-38页
 (四)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形式的调整第38-42页
  1. 民事责任的功能第39-40页
  2. 民事责任赔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网格中的副本定位及选择服务
下一篇:重庆温光敏核不育小麦的育性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