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溶菌酶在高效空气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第12页
 2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12-14页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第12-13页
   ·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13-14页
 3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控制第14-16页
   ·化学方法第14-15页
   ·物理方法第15页
   ·空气过滤器与过滤除菌第15-16页
 4 空调系统的微生物污染第16-19页
   ·空气过滤器污染问题第16页
   ·二次污染及其危害第16-19页
 5 抗菌过滤器的研发现状第19-20页
 6 溶菌酶与酶杀菌过滤器第20-22页
   ·溶菌酶的结构和性质第20页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第20-21页
   ·溶菌酶的应用第21页
   ·溶菌酶杀菌过滤器第21-22页
 7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22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溶菌酶在空气过滤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研究第24-40页
 1 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第24-26页
   ·吸附法第24-25页
   ·交联法第25页
   ·包埋法第25页
   ·共价偶联法第25-26页
 2 新型酶固定化方法第26-27页
 3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第27页
   ·实验材料、试剂第27页
   ·仪器第27页
 4 实验方法第27-29页
   ·共价偶联法第27-29页
     ·滤纸的预处理第27-28页
     ·溶菌酶的固定第28页
     ·固定化溶菌酶活性的测定第28-29页
     ·酶活回收率的测定第29页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第29页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第29页
     ·滤纸的预处理第29页
     ·溶菌酶的固定第29页
 5 结果第29-36页
   ·共价偶联法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第29-35页
     ·酶固定化工艺过程对滤纸物理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最适固定化条件的确定第31-35页
       ·固定化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p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酶液浓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4页
       ·固定化酶活回收率第34-35页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第35页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第35页
   ·共价偶联法和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活性比较第35-36页
 6 讨论第36-39页
 7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溶菌酶固定化过程对滤纸阻力及过滤效率的影响第40-47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0页
 2 实验方法第40-43页
   ·滤纸阻力测定第40-41页
   ·滤尘效率实验第41页
   ·滤菌效率实验第41-43页
     ·菌种的选择第41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41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41页
     ·平板菌落计数第41-42页
     ·实验前的准备第42页
     ·滤菌性能测试实验步骤第42-43页
 3 结果第43-46页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阻力的变化第43页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滤尘效率第43-45页
   ·细菌过滤效率测定结果与讨论第45-46页
     ·细菌培养情况第45页
     ·滤菌效率第45-46页
 4 讨论第46页
 5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固定化溶菌酶玻纤滤纸在气溶胶中杀菌效果的检测及评价第47-56页
 1 实验目的第47页
 2 材料与仪器第47页
 3 实验方法第47-48页
   ·电镜观察法(定性)第47-48页
   ·固定溶菌酶玻纤滤纸杀菌效率的测定(定量方法)第48页
     ·实验前的准备第48页
     ·气溶胶的发生和采集第48页
 4 结果第48-53页
   ·定性结果扫描电镜照片第48-51页
   ·定量结果第51-53页
   ·带菌空白滤纸在琼脂糖平板上培养的情况第53页
 5 讨论第53-55页
 6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第66-6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结构异常检验
下一篇:论海上货物运输中交付阻却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