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节能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建筑、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部分)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研究背景第7页
   ·建立节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第7-8页
     ·必要性第7-8页
     ·意义第8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8-10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8-9页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9-10页
第二章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及节能型社会建设状况第10-14页
   ·能源消费现状第10-12页
     ·能源消费的特点第10页
     ·能源利用状况第10-12页
       ·能源利用取得的成效第10-11页
       ·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节能型社会建设状况第12-14页
     ·节能型社会的含义第12页
     ·我国建设节能型社会所做的工作第12-13页
     ·我国节能型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第三章 建筑节能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第14-39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第14-15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14页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第14-15页
   ·建筑节能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5-28页
     ·过程指标第15-23页
     ·结果指标第23-27页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第27-28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28-30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0-39页
     ·隶属函数法第30-34页
     ·模糊统计法第34-35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5-39页
第四章 可再生能源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第39-53页
   ·可再生能源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47页
     ·过程指标第39-45页
     ·结果指标第45-47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47-48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8-53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第53-64页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第53-54页
   ·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4-59页
     ·第一产业第54-56页
     ·第二产业第56-58页
     ·第三产业第58-59页
     ·产业能源消费贡献率第59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59-61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1-6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4-66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64页
   ·本文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谱段空间光调制三维形貌测量技术
下一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血浆和脑组织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