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专用词汇及缩略语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SDH 的技术优势 | 第14-15页 |
·我国SDH 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城域网中IP OVER SDH 技术的多样化应用 | 第17-30页 |
·SDH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SDH 产生的背景 | 第17页 |
·SDH 原理 | 第17-19页 |
·IP OVER SDH 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IP OVER SDH 的产生背景 | 第19页 |
·IP OVER SDH 原理 | 第19-25页 |
·IP OVER SDH 的技术特点 | 第25-26页 |
·IP OVER SDH 在成都铁通城域网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成都铁通城域网的架构 | 第26-27页 |
·IP OVER SDH 在成都铁通城域网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城域网应用拓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专网设计方案 | 第30-39页 |
·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业务模型 | 第31-32页 |
·等效模型 | 第32-33页 |
·组网设计方案 | 第33-37页 |
·政务内网的设计方案 | 第33-35页 |
·政务内网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35页 |
·政务外网的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政务外网接入带宽需求的核算 | 第36-37页 |
·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电子政务外网工程设计 | 第39-62页 |
·工程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 第39-40页 |
·设计原则 | 第39页 |
·设计内容 | 第39-40页 |
·敷设方式 | 第40-46页 |
·直埋光缆 | 第40-42页 |
·架空光缆 | 第42-44页 |
·管道光缆 | 第44-45页 |
·局内光缆 | 第45页 |
·光缆的接续 | 第45-46页 |
·传输网络的设计 | 第46-50页 |
·SDH/MSTP 系统光传输距离受限因素 | 第46页 |
·衰减受限传输距离计算 | 第46-48页 |
·光纤掺铒放大器EDFA 的配置 | 第48页 |
·色散受限传输距离计算 | 第48-49页 |
·色散补偿量的计算 | 第49-50页 |
·光缆的选型 | 第50页 |
·光缆结构的选择 | 第50页 |
·光纤类型的选用 | 第50页 |
·政务外网的线缆接入方案 | 第50-61页 |
·方案中各类接入方案举例 | 第54-61页 |
·PDH 接入方式 | 第54-58页 |
·SDH 方式接入 | 第58-59页 |
·PDH 与SDH 混合方式接入 | 第59-61页 |
·设计方案的总体评价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 | 第62-69页 |
·数据电路的故障统计 | 第62-63页 |
·各类故障的原因归类分析 | 第63-68页 |
·外线原因导致的故障 | 第63-65页 |
·DDF 架与 ODF 架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3页 |
·局内线缆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3页 |
·主干光缆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3-64页 |
·PDH 设备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4页 |
·光缆施工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4-65页 |
·用户端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5页 |
·局端问题所导致的故障 | 第65页 |
·传输问题所引起的故障 | 第65-68页 |
·基于传输设备的复用段倒换时间计算 | 第65-68页 |
·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故障 | 第68页 |
·解决外线故障的措施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