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车间典型设计
|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14页 |
| 一、消失模铸造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11页 |
| 二、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的基本原则及相关准备工作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总论 | 第14-19页 |
| ·项目背景 | 第14-15页 |
| ·消失模铸造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 ·消失模铸造的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 ·主要工艺参数 | 第16-19页 |
| ·模型材料 | 第16-17页 |
| ·予发泡 | 第17页 |
| ·发泡成型 | 第17页 |
| ·粘合 | 第17-18页 |
| ·涂层设备 | 第18页 |
| ·填砂 | 第18页 |
| ·振实 | 第18页 |
| ·浇注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消失模铸造车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19-32页 |
| ·白区设计原则与方法及与设计相关的技术数据 | 第19-27页 |
| ·白区工艺流程 | 第19页 |
| ·珠粒的冷藏及防爆 | 第19-20页 |
| ·预发泡机的选择 | 第20-21页 |
| ·珠粒熟化 | 第21-22页 |
| ·发泡成型机及模具 | 第22-23页 |
| ·模片时效 | 第23-24页 |
| ·模片胶合及粘结机 | 第24-25页 |
| ·浇道制备及粘合 | 第25页 |
| ·涂料浸涂及烘干 | 第25-26页 |
| ·车间工程设计的其他注意事项 | 第26-27页 |
| ·黑区设计原则与方法及与设计相关的技术数据 | 第27-32页 |
| ·主要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 ·砂箱的设计 | 第28页 |
| ·预加砂放模束及二次加砂装置的设计 | 第28页 |
| ·二次加砂和振实 | 第28-29页 |
| ·振实台(方式)的选择及设计 | 第29页 |
| ·负压系统 | 第29-30页 |
| ·关于砂箱输送线布置 | 第30-31页 |
| ·倒空砂箱和落砂 | 第31页 |
| ·砂处理系统设计 | 第31-32页 |
| ·自动化控制系统 | 第32页 |
| 第三章 设备选择与计算 | 第32-47页 |
| ·概论 | 第32-33页 |
| ·车间类型 | 第32-33页 |
| ·生产纲领 | 第33页 |
| ·工艺分析 | 第33-34页 |
| ·工艺流程(见主要工艺流程图) | 第33页 |
| ·车间组成 | 第33-34页 |
| ·设计计算 | 第34-42页 |
| ·工作制度 | 第34页 |
| ·年时基数 | 第34页 |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34页 |
| ·各工部计算 | 第34-42页 |
| ·模型(块)制造工部 | 第34-36页 |
| ·模型粘结组合工部 | 第36页 |
| ·涂层制备工部 | 第36-38页 |
| ·造型工部 | 第38-39页 |
| ·熔化工部 | 第39-40页 |
| ·浇注工部 | 第40页 |
| ·砂处理工部 | 第40-41页 |
| ·清理工部 | 第41-42页 |
| ·车间总体布置 | 第42-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详细摘要 | 第53-56页 |
| Abstract | 第56-60页 |
| 致 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