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 核心种质 | 第11-15页 |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构建 | 第11-14页 |
·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 | 第11-12页 |
·构建核心种质的数据 | 第12-13页 |
·种质资源的分组 | 第13页 |
·样品的选择 | 第13页 |
·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13-14页 |
·核心种质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2 榧树 | 第15-19页 |
·榧树资源及分布 | 第15页 |
·榧树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宏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微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组织培养 | 第17页 |
·细胞生物学研究 | 第17页 |
·分子水平的研究 | 第17-18页 |
·榧树核心种质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榧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及种子理化性质的初步分析 | 第19-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第19-20页 |
·种子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20页 |
·种子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0页 |
·种子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种质资源的收集 | 第20-24页 |
·种子物理性状的分析 | 第24-25页 |
·种子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种子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榧树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构建 | 第28-45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材料 | 第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1页 |
·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构建数据的收集 | 第29页 |
·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构建 | 第29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纯化 | 第29页 |
·SRAP 标记分析体系的建立 | 第29-30页 |
·样品 SRAP 标记的分析 | 第30页 |
·样品 ISSR 标记的分析 | 第30页 |
·核心种质资源库的建立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构建 | 第31-33页 |
·SRAP 标记分析体系的建立 | 第33-38页 |
·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镁离子浓度优化 | 第34页 |
·引物浓度优化 | 第34-35页 |
·dNTPs 浓度优化 | 第35页 |
·Taq 酶浓度优化 | 第35-36页 |
·模板浓度优化 | 第36页 |
·引物筛选 | 第36-38页 |
·初级核心种质的 SRAP 标记分析 | 第38-39页 |
·初级核心种质的ISSR 标记分析 | 第39-40页 |
·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第40页 |
·核心种质的确定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特异榧的初步研究 | 第45-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研究材料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6页 |
·DNA 的提取 | 第45页 |
·榧属各种 SRAP 分析 | 第45页 |
·叶形数据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特异榧与榧属种的 SRAP 分析 | 第46-47页 |
·特异榧与榧属种的叶形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榧树雄株的初步分析 | 第50-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叶片和雄球花的采集及其物理性状的测定 | 第50页 |
·榧树开花时间的观察 | 第50页 |
·花粉的电镜观察 | 第50-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榧树雄株叶片性状的变异 | 第51页 |
·榧树雄球花性状的变异 | 第51-52页 |
·榧树雄球花初放时间的变异 | 第52-53页 |
·榧树花粉形态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