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51页 |
·研究开发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意义 | 第19-20页 |
·现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封装材料的迫切需求 | 第19-20页 |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电子封装基板材料的种类 | 第22-25页 |
·陶瓷 | 第22-24页 |
·环氧玻璃 | 第24页 |
·金刚石 | 第24-25页 |
·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技术和材料的特性 | 第25-26页 |
·共烧基板的特性 | 第25页 |
·低温共烧基板技术的特点 | 第25-26页 |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种类 | 第26-28页 |
·微晶玻璃体系 | 第27页 |
·玻璃/陶瓷体系 | 第27-28页 |
·非晶玻璃系(陶瓷系) | 第28页 |
·微晶玻璃基板的制备工艺 | 第28-32页 |
·熔融法 | 第28-30页 |
·烧结法 | 第3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30-32页 |
·低温共烧玻璃陶瓷基板的烧结和晶化机理 | 第32-37页 |
·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机理 | 第32-33页 |
·微晶玻璃体系(烧结法)的烧结机理 | 第33-34页 |
·陶瓷系的烧结机理 | 第34页 |
·微晶玻璃粉体颗粒的烧结模型与致密化方程 | 第34-35页 |
·微晶玻璃的晶化动力学 | 第35-37页 |
·堇青石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 第37-41页 |
·堇青石的三种变体 | 第37-38页 |
·稳定态堇青石的基本结构 | 第38-40页 |
·非稳定态μ-堇青石的结构 | 第40-41页 |
·不同形态堇青石的性质 | 第41页 |
·低温共烧堇青石玻璃陶瓷的相组成及性能研究 | 第41-49页 |
·基础玻璃组成对堇青石玻璃晶化的影响 | 第41-43页 |
·添加剂对堇青石玻璃晶化的影响 | 第43-46页 |
·低温烧结玻璃陶瓷基板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46-48页 |
·提高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导热性能的措施 | 第48-49页 |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的近期研究重点 | 第49-51页 |
第二章 本文的研究思路、实验方案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51-6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5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51-52页 |
·实验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 第52-53页 |
·试验采用的主要设备 | 第53页 |
·试样制备方法 | 第53-56页 |
·堇青石微晶玻璃样品的制备 | 第53-55页 |
·陶瓷/硼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样品的制备 | 第55页 |
·热处理样品制备工艺 | 第55页 |
·热压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5页 |
·测试电学性能的样品制备工艺 | 第55-56页 |
·样品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5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 第56页 |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第56页 |
·形貌及能谱分析方法 | 第56页 |
·样品的性能测试方法 | 第56-60页 |
·样品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 | 第56-57页 |
·差热分析(DTA) | 第57页 |
·抗折强度 | 第57页 |
·断裂韧性 | 第57-58页 |
·显微硬度 | 第58页 |
·热膨胀系数 | 第58页 |
·热导率 | 第58-59页 |
·介电性能 | 第59-60页 |
第三章 添加氧化铋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60-83页 |
·引言 | 第60页 |
·氧化铋对微晶玻璃相组成的影响 | 第60-66页 |
·添加氧化铋微晶玻璃的组成 | 第60-61页 |
·不同氧化铋含量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第61-62页 |
·氧化铋对微晶玻璃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62-65页 |
·氧化铋在微晶玻璃中的分布状态 | 第65-66页 |
·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 | 第66-68页 |
·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热膨胀性能 | 第68-72页 |
·氧化铋对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烧结热处理工艺对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微晶玻璃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72-78页 |
·氧化铋对样品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 | 第75-76页 |
·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 | 第76-78页 |
·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78-79页 |
·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界面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特性研究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添加氧化铈的堇青石微晶玻璃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83-108页 |
·引言 | 第83页 |
·氧化铈对玻璃的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 | 第83-91页 |
·基础玻璃的组成 | 第83-84页 |
·不同氧化铈含量玻璃的差热和红外光谱分析 | 第84-85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85-89页 |
·氧化铈在微晶玻璃中的分布状态 | 第89-91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烧结机制的影响 | 第91-99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密度和气孔率的影响 | 第91-94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烧结动力学的影响 | 第94-97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晶化动力学的影响 | 第97-99页 |
·微晶玻璃热膨胀性能研究 | 第99-101页 |
·氧化铈和烧结温度对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 第99-101页 |
·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研究 | 第101-106页 |
·氧化铈对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103页 |
·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 | 第103-105页 |
·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 | 第105-106页 |
·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研究 | 第106页 |
·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界面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特性研究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氧化锌对微晶玻璃烧结、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8-134页 |
·引言 | 第108页 |
·添加氧化锌对微晶玻璃烧结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8-126页 |
·氧化锌对玻璃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氧化锌对微晶玻璃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110-115页 |
·添加氧化锌微晶玻璃的烧结机制 | 第115-118页 |
·氧化锌对微晶玻璃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微晶玻璃的热膨胀性能研究 | 第119-120页 |
·氧化锌微晶玻璃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120-125页 |
·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研究 | 第125页 |
·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界面的微观结构研究 | 第125-126页 |
·氧化锌取代氧化铝的微晶玻璃烧结、相组成和性能 | 第126-132页 |
·玻璃的组成 | 第126-127页 |
·氧化锌取代氧化铝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氧化锌取代氧化铝对微晶玻璃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氧化锌取代氧化铝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 | 第130-131页 |
·氧化锌取代量为8wt%的微晶玻璃的物理性能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六章 新型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134-161页 |
·引言 | 第134页 |
·硼硅酸盐玻璃的特性 | 第134-135页 |
·硼硅酸盐玻璃的组成和特性 | 第134-135页 |
·高硅氧硼硅酸盐玻璃的组成和特性 | 第135页 |
·硼玻璃/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135-141页 |
·尖晶石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135页 |
·硼玻璃/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35-136页 |
·玻璃含量和烧结温度对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 第137-140页 |
·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140-141页 |
·硼玻璃/长石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141-154页 |
·钙长石和锶长石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141页 |
·硼玻璃/钙长石(锶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41页 |
·硼玻璃/钙(锶)长石复合材料的DTA分析 | 第141-142页 |
·硼玻璃/长石复合材料的烧结特性 | 第142-144页 |
·硼玻璃/长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144-145页 |
·硼玻璃/长石复合材料的相组成 | 第145-148页 |
·硼玻璃/长石复合材料中方石英的析晶机理 | 第148-152页 |
·陶瓷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52-153页 |
·硼玻璃/长石复合材料与银电极界面的微观结构研究 | 第153-154页 |
·高硅玻璃/硼酸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154-160页 |
·硼酸铝的性质 | 第154页 |
·高硅玻璃/硼酸铝复合材料的组成 | 第154-155页 |
·高硅玻璃/硼酸铝的相结构 | 第155-157页 |
·高硅玻璃/硼酸铝复合材料的烧结特性 | 第157-159页 |
·高硅玻璃/硼酸铝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159-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七章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161-178页 |
·引言 | 第161页 |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61-162页 |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烧结特性 | 第162-164页 |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164-168页 |
·AlN引入量和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164-166页 |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 | 第166页 |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 | 第166-168页 |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研究 | 第168-171页 |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 | 第168-169页 |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第169-171页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韧化机制研究 | 第171-176页 |
·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 第171-174页 |
·AlN/堇青石玻璃复合材料的补强增韧机制研究 | 第174-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176-178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78-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3页 |
致谢 | 第193-19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94-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