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4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25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背景 | 第15-19页 |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展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第25-37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7-41页 |
第二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 | 第41-65页 |
·系统理论概述 | 第41-44页 |
·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第41-42页 |
·系统分析 | 第42-44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特征 | 第44-49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系统 | 第44-45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系统 | 第45-47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社会系统 | 第47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的特征 | 第47-49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分析 | 第49-55页 |
·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与经济系统 | 第51-52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与社会系统 | 第52-53页 |
·三个子系统间关系 | 第53-55页 |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综合分析 | 第55-60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的效益评价 | 第60-63页 |
·评价的基本思路 | 第60-6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分析 | 第6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产出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经济交互分析 | 第65-10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65-73页 |
·水土流失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影响 | 第65-67页 |
·水土流失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第67-72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72-73页 |
·区域经济因素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第73-83页 |
·区域产业结构与水土流失 | 第73-76页 |
·农业产业结构与水土流失 | 第76-77页 |
·区域经济分工与水土流失 | 第77-78页 |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土流失 | 第78-8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 | 第83-93页 |
·五十年来投资概况 | 第83-84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84-9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 第9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防洪减灾 | 第93-99页 |
·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 | 第93-96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防洪减灾 | 第96-98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防洪减灾投资分析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社会要素分析 | 第101-124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利益相关分析 | 第101-108页 |
·利益相关者识别 | 第101页 |
·利益相关分析 | 第101-103页 |
·利益相关影响 | 第103-108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社会性别 | 第108-11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社会性别的现状 | 第108-109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 | 第111-113页 |
·水土流失地区少数民族生存状况 | 第111-112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反贫困 | 第113-122页 |
·水土流失与贫困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4-120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反贫困战略 | 第120-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五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第124-14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第124-12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24-125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第125-127页 |
·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 | 第127-129页 |
·我国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力的内涵与特点 | 第127-128页 |
·提高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8-129页 |
·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约束力 | 第129-132页 |
·人口增长而劳动力素质低的约束 | 第129-131页 |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 | 第131-132页 |
·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132-140页 |
·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及管理对策 | 第134-135页 |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补偿机制 | 第135-140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利益关系协调 | 第140-145页 |
·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 第140-142页 |
·代际公平利益关系 | 第142-144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公平受益问题 | 第144页 |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 | 第144-145页 |
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六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风险评估 | 第147-157页 |
·风险概述 | 第147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风险评估 | 第147-15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风险识别 | 第147-149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风险分类 | 第149-152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风险分析 | 第152-153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风险规避 | 第153-156页 |
·风险可接受程度 | 第153-154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风险规避的具体措施 | 第154-156页 |
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七章 实例一“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分析 | 第157-169页 |
·项目概述 | 第157-161页 |
·项目区自然状况 | 第157-158页 |
·项目实施前的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158-161页 |
·项目实施成效的经济社会分析 | 第161-168页 |
·项目产生的直接效益 | 第161-162页 |
·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 第162-164页 |
·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164-166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166-168页 |
小结 | 第168-169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69-173页 |
·结论 | 第169-170页 |
·论文创造性成果 | 第170-172页 |
·今后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72-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著和科研项目 | 第174-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