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2页 |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7-8页 |
·利用热源法研究堤坝渗漏现状 | 第8-14页 |
·环境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堤坝渗漏热源法研究 | 第22-36页 |
·概述 | 第22页 |
·温度电导的分布规律 | 第22-29页 |
·温度电导的测量 | 第29-30页 |
·热源法和电导在堤坝渗漏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堤坝渗漏环境同位素示踪及水化学研究 | 第36-54页 |
·天然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 | 第36-38页 |
·中国大气降水线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天然水中氚的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氚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 第45-48页 |
·环境同位素的取样要求 | 第48-49页 |
·水化学分析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小浪底左岸山体渗漏实例分析 | 第54-8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4-55页 |
·枢纽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55-58页 |
·小浪底左岸地下水温度电导分析 | 第58-72页 |
·小浪底坝址区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探测结论 | 第77-78页 |
·左坝肩绕坝渗漏的连通试验证实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左岸山体防渗处理及效果评价 | 第83-91页 |
·蓄水前左岸山体防渗帷幕布设方案 | 第83-84页 |
·蓄水后左岸山体第一次防渗补强处理 | 第84-85页 |
·科学查找到左岸山体内集中渗水通道后采取的工程措施 | 第85-89页 |
·实施有针对性防渗工程措施后左岸山体渗水情况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1-93页 |
·总结 | 第91页 |
·讨论及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