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8页 |
·国内外阻燃剂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阻燃剂的分类 | 第15-17页 |
·按所含阻燃元素分类 | 第15页 |
·按组分的不同分类 | 第15-16页 |
·按使用方法分类 | 第16-17页 |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吸热作用 | 第17页 |
·覆盖作用 | 第17页 |
·抑制链反应 | 第17-18页 |
·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 | 第18页 |
·PP 的阻燃机理与阻燃体系 | 第18-23页 |
·PP 的阻燃机理 | 第18-19页 |
·PP 的阻燃体系 | 第19-23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试验方案 | 第23-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纳米 AL(OH)_3 和 MG(OH)_2 粒子的表面处理 | 第28-34页 |
·概述 | 第28-29页 |
·钛酸酯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第29页 |
·试验部分 | 第29-34页 |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处理 | 第29-30页 |
·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微胶囊 APP 的制备 | 第34-42页 |
·微胶囊化技术概述 | 第34-35页 |
·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 | 第34页 |
·微胶囊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APP 微胶囊化的反应机理 | 第35-37页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合成机理 | 第35-36页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APP 的反应机理 | 第36-37页 |
·试验部分 | 第37-38页 |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第37页 |
·试验步骤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TEM 分析 | 第38页 |
·FT-IR 分析 | 第38-39页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APP 的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42-51页 |
·纳米 AL(OH)_3/MG(OH)_2/PP 复合材料 | 第42-46页 |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第42页 |
·试样制备 | 第42-45页 |
·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APP/PP 和微胶囊 APP/PP 复合材料 | 第46-49页 |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第46页 |
·试样制备 | 第46-47页 |
·燃烧性能测试 | 第47-49页 |
·纳米 AL(OH)_3/MG(OH)_2/微胶囊 APP/PP 复合材料 | 第49-51页 |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第49页 |
·试样制备 | 第49页 |
·性能测试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1-68页 |
·纳米 AL(OH)_3/MG(OH)_2/PP 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51-57页 |
·燃烧性能 | 第51-52页 |
·力学性能 | 第52-57页 |
·APP/PP 复合材料与微胶囊 APP/PP 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第57-60页 |
·水平燃烧测试 | 第57-59页 |
·氧指数法测试 | 第59-60页 |
·纳米 AL(OH)_3/MG(OH)_2//微胶囊APP/PP 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0-68页 |
·燃烧性能 | 第60-62页 |
·力学性能 | 第62-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