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2 人工气候室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16页 |
| ·系统功能 | 第12页 |
|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2页 |
| ·系统的组成 | 第12-14页 |
| ·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 ·系统各部分说明 | 第13-14页 |
| ·系统特性 | 第14-15页 |
| ·关键技术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3 人工气候室环境建模与多参数分析 | 第16-25页 |
| ·人工气候室环境的物理模型 | 第16-20页 |
| ·人工气候室环境的物理过程 | 第16-19页 |
| ·人工气候室环境的物理模型 | 第19-20页 |
| ·人工气候室环境多参数分析 | 第20-23页 |
| ·温度参数 | 第20-21页 |
| ·湿度参数 | 第21-22页 |
| ·二氧化碳参数 | 第22-23页 |
| ·光照强度参数 | 第23页 |
| ·人工气候室环境多参数综合分析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4 系统软硬件的开发 | 第25-50页 |
| ·数据采集器 | 第25-30页 |
| ·温度传感器 | 第26-27页 |
| ·湿度传感器 | 第27-29页 |
| ·二氧化碳传感器 | 第29-30页 |
| ·光照传感器 | 第30页 |
| ·分控器设计 | 第30-34页 |
| ·AT89C51 | 第32页 |
| ·A/D、D/A转换电路 | 第32-34页 |
| ·A/D、D/A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 ·串行数据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34页 |
| ·主控器 | 第34-49页 |
| ·主控器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 ·主控器软件设计 | 第35-40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形成 | 第36-38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38-40页 |
| ·实验调试 | 第40页 |
| ·逻辑控制 | 第40-41页 |
| ·分控与主控器之间通信 | 第41-43页 |
| ·液晶显示 | 第43-44页 |
| ·驱动控制 | 第44-46页 |
| ·系统上位机 | 第46-47页 |
|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47-49页 |
| ·执行机构的构成及布置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无线通信设计 | 第50-56页 |
| ·蓝牙技术 | 第50-51页 |
| ·无线通信HAC-μM模块 | 第51-54页 |
| ·主控器与PC机的通讯软件设计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63页 |
| 附录A 分控器原理图 | 第63-64页 |
| 附录B A/D转换主要程序 | 第64-66页 |
| 附录C 主控器原理图 | 第66-67页 |
| 附录D 单片机通讯51汇编子程序 | 第67-68页 |
| 附录E 液晶显示子程序 | 第68-74页 |
| 附录F 主控器的51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讯汇编子程序 | 第74-76页 |
| 附录G 上位机与主控器间的通讯程序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