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2-3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1页 |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原理 | 第8-9页 |
·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9页 |
·影响固相微萃取萃取率的因素 | 第9-10页 |
·萃取头的种类及膜厚 | 第9-10页 |
·萃取时间 | 第10页 |
·搅拌和加热 | 第10页 |
·无机盐 | 第10页 |
·pH 缓冲溶液 | 第10页 |
·固相微萃取仪器设备 | 第10-11页 |
·固相微萃取操作模式 | 第11页 |
·固相微萃取直接法 | 第11页 |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 第11页 |
·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 | 第11页 |
·固相微萃取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 | 第11-13页 |
·SPME-GC | 第12页 |
·SPME-LC | 第12-13页 |
·改进技术 | 第13-14页 |
·装置改进 | 第13-14页 |
·方法改进 | 第14页 |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 第14-18页 |
·固相微萃取在有机金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在医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SPME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展望 | 第18页 |
·丙烯酰胺和苏丹红 | 第18-21页 |
·丙烯酰胺 | 第19页 |
·苏丹红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对象及实施步骤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实施步骤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固相微萃取— HPLC测定痕量丙烯酰胺 | 第22-38页 |
·前言 | 第22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色谱条件 | 第23-27页 |
·萃取材料的选择 | 第27页 |
·洗脱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28-31页 |
·萃取温度的选择 | 第28页 |
·萃取平衡时间的影响 | 第28-29页 |
·洗脱时间的影响 | 第29-30页 |
·盐的影响 | 第30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方法结论 | 第31页 |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31-33页 |
·方法的精密度 | 第31页 |
·方法的准确度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页 |
·固相微萃取—HPLC 测定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 第33-38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薯条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 第34-35页 |
·油条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 第35-36页 |
·烘烤面包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固相微萃取—HPLC 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 | 第38-42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色谱条件 | 第39-40页 |
·工作曲线 | 第40页 |
·萃取头的选择 | 第40-42页 |
总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完成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