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地区山羊钴缺乏症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 流行病学 | 第8-9页 |
2 钴在动物体中的含量及分布 | 第9-10页 |
3 钴的代谢 | 第10-11页 |
4 钴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4页 |
5 山羊的钴营养需要量 | 第14-15页 |
6 动物钴缺乏症 | 第15-16页 |
7 钴与山羊贫血症的关系 | 第16页 |
8 补钴方法与注意事项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山羊养殖区钴等微量元素分布情况的调查 | 第18-25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18-19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以及测定 | 第18-19页 |
·牧草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 第19页 |
·水样的采集和测定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土壤样品的理化特性及微量元素含量 | 第19-21页 |
·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 第21-22页 |
·饮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连云港地区山羊钴缺乏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25-31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5-26页 |
·调查资料的来源 | 第25页 |
·阳性判断依据 | 第25页 |
·主要调查指标 | 第25-26页 |
·品种影响 | 第25-26页 |
·发病年龄影响 | 第26页 |
·发病季节性影响 | 第26页 |
·发病年份影响 | 第26页 |
·饲养方式影响 | 第26页 |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统计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品种影响 | 第26页 |
·发病年龄影响 | 第26-27页 |
·发病季节影响 | 第27-28页 |
·发病年份影响 | 第28页 |
·饲养方式影响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部分 连云港地区山羊钴缺乏症的诊断 | 第31-38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1-33页 |
·临床症状观察 | 第31页 |
·病理学观察 | 第31页 |
·实验室诊断 | 第31-33页 |
·血样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 第31-32页 |
·采样和制备 | 第31-32页 |
·血液PVC、Hb、WBC、RBC等的测定 | 第32页 |
·血清葡萄糖的测定 | 第32页 |
·血清和肝脏中钴等微量元素测定 | 第32页 |
·羊毛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 第32页 |
·微生物检查 | 第32-33页 |
·寄生虫学检查 | 第33页 |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统计 | 第3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临床症状 | 第33-34页 |
·病理学变化 | 第34页 |
·羊血清、肝脏和羊毛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血液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微生物检查结果 | 第36页 |
·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部分 山羊钴缺乏症的治疗试验 | 第38-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38-39页 |
·试验期 | 第39页 |
·测试项目方法 | 第39页 |
·生产性能及症状观察 | 第39页 |
·血样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 第39页 |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统计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临床症状 | 第39-40页 |
·被毛变化情况 | 第40页 |
·体重及存活情况 | 第40-41页 |
·血样的测定结果 | 第41-45页 |
·PCV | 第41页 |
·Hb | 第41-42页 |
·WBC | 第42页 |
·RBC | 第42-43页 |
·MCV | 第43页 |
·MCHC | 第43-44页 |
·MCH | 第44-45页 |
·血清钴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