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外资并购概述 | 第9-16页 |
(一) 外资并购的概念 | 第9-10页 |
1. 外资的内涵和外延 | 第9页 |
2. 并购的概念 | 第9-10页 |
3. 外资并购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外资并购的法律特征 | 第10-12页 |
1. 并购的主体 | 第10-11页 |
2. 并购的客体 | 第11-12页 |
3. 并购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12页 |
(三) 外资并购的模式 | 第12-13页 |
1. 股权式外资并购模式 | 第12-13页 |
2. 资产式外资并购模式 | 第13页 |
(四) 外资并购的效应 | 第13-16页 |
1. 正面效应 | 第13-14页 |
2. 负面效应 | 第14-16页 |
二、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定 | 第16-25页 |
(一) WTO 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1. 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16页 |
2. 国民待遇原则 | 第16页 |
3. 无歧视待遇原则 | 第16页 |
4. 互惠原则 | 第16-17页 |
5. 关税减让原则 | 第17页 |
6.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 第17页 |
7. 透明度原则 | 第17页 |
(二) 欧盟对外资并购的相关规定──《合并规则》 | 第17-18页 |
(三)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相关规定 | 第18-21页 |
1. 美国有关并购的法律体系 | 第18-19页 |
2. 美国有关并购的行政规定 | 第19-20页 |
3.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特殊监管 | 第20-21页 |
(四) 日本对外资并购的相关规定 | 第21-23页 |
1. 对外商投资及并购企业的审批制度 | 第22页 |
2. 对外商投资范围和出资比例的限制 | 第22-23页 |
(五) 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经验总结和对我国的启发 | 第23-25页 |
三、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动因、现状和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2页 |
(一)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动因 | 第25-26页 |
1. 外资并购立法是全球跨国并购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 第25页 |
2. 外资并购立法是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现状的客观要求 | 第25页 |
3. 外资并购立法是我国外资并购实践的客观要求 | 第25-26页 |
(二)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现状 | 第26-28页 |
1. 1999年前的有关规定 | 第26页 |
2. 2000年至2001年的有关规定 | 第26-27页 |
3. 2002年以后的有关规定 | 第27-28页 |
(三) 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2页 |
1. 立法体系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2. 并购交易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 配套法律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四、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2-42页 |
(一) 确立外资并购法律的基本原则 | 第32-34页 |
1. 自愿与效益原则 | 第32页 |
2. 适度干预原则 | 第32-33页 |
3. 诚实信用原则 | 第33-34页 |
(二) 调整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 | 第34-35页 |
1. 在现有的禁止类项目中增加有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产业 | 第34页 |
2. 将目前属于鼓励类项目中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即新兴产业)的部分行业划入到限制类 | 第34-35页 |
(三) 统一外资并购立法,制定涉外、涉内统一适用的《企业并购基本法》 | 第35-37页 |
(四) 《证券法》相关法规的修改与完善 | 第37-38页 |
(五) 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机制 | 第38-42页 |
1. 制订反垄断法是当务之急 | 第38-39页 |
2. 建立外资并购与国内并购统一适用的反垄断制度 | 第39-40页 |
3. 外资并购的垄断申报及垄断审查程序的完善 | 第40-41页 |
4.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41页 |
5. 法律责任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