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国内外抗虫基因工程棉的研制及应用 | 第9-13页 |
·研制概述 | 第9-10页 |
·国内外抗虫棉应用进展 | 第10-13页 |
·国外应用进展 | 第10页 |
·国外应用进展 | 第10页 |
·国内应用进展 | 第10-13页 |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 | 第13-15页 |
·对靶标害虫的抗虫性 | 第13-14页 |
·对非靶标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第14页 |
·对天敌的影响 | 第14-15页 |
·转基因抗虫棉存在问题 | 第15-17页 |
·生物安全问题 | 第15页 |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范围有待拓宽 | 第15-16页 |
·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问题 | 第16-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处理 | 第17页 |
·调查方法 | 第17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0页 |
·棉田害虫和天敌名录 | 第18-21页 |
·苗期虫害调查 | 第21-22页 |
·不同棉花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 | 第22-29页 |
·不施药条件下不同棉花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 | 第22-26页 |
·棉铃虫 | 第22-23页 |
·棉叶螨类 | 第23-24页 |
·棉蚜 | 第24-25页 |
·棉田盲蝽象 | 第25页 |
·棉尖象 | 第25-26页 |
·施药条件下不同棉花田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 | 第26-29页 |
·棉铃虫 | 第26-27页 |
·棉叶螨类 | 第27页 |
·棉蚜 | 第27-28页 |
·棉盲蝽象 | 第28页 |
·棉尖象 | 第28-29页 |
·棉田天敌消长规律 | 第29-33页 |
·不施药条件下不同棉花主要天敌的发生消长 | 第29-31页 |
·草蛉类 | 第29-30页 |
·瓢虫类 | 第30-31页 |
·蚜茧蜂 | 第31页 |
·施药下不同棉花害虫主要天敌的发生消长 | 第31-33页 |
·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 | 第33-36页 |
·棉田害虫和天敌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不同类型棉田害虫和天敌的关系 | 第34-35页 |
·棉田天敌动态分析 | 第35-36页 |
·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第36-40页 |
·美棉33B 群落的多样性 | 第36-37页 |
·中棉12 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第37-38页 |
·转BT 基因抗虫棉田害虫与天敌优势度指数及优势种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4页 |
· | 第40页 |
· | 第40页 |
· | 第40-41页 |
· | 第41页 |
· | 第41-43页 |
· | 第41-42页 |
· | 第42页 |
· | 第42-43页 |
·转BT 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 | 第43-44页 |
·苗期(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 | 第43页 |
·蕾期(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 | 第43页 |
·结铃期(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 | 第43-44页 |
·结铃吐絮期(8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 | 第44页 |
5 结论 | 第44-4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6-58页 |
7 致谢 | 第58-59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