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留--论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
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 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2 各国和地区海岛立法现状概览 | 第10-18页 |
·立法体例 | 第10-11页 |
·立法内容 | 第11-12页 |
·几个典型国家的海岛立法格局 | 第12-16页 |
·美国 | 第12-14页 |
·英国 | 第14-15页 |
·日本 | 第15页 |
·韩国 | 第15-16页 |
·目前世界上海岛立法的两种目标模式 | 第16-18页 |
·海岛开发模式 | 第16-17页 |
·海岛保护模式 | 第17页 |
·国外海岛立法不同目标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第17-18页 |
3 我国目前开发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8-29页 |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 | 第18-26页 |
·有常住居民的海岛 | 第18-20页 |
·海岛养殖业 | 第20-21页 |
·海岛港口开发 | 第21-22页 |
·海岛旅游业 | 第22-23页 |
·海岛生物资源开发 | 第23-25页 |
·海岛矿产资源开发 | 第25页 |
·海岛土地资源开发 | 第25-26页 |
·海岛能源开发 | 第26页 |
·海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海岛开发活动无法可依 | 第26-27页 |
·对特殊岛屿的保护力度严重不足 | 第27页 |
·海岛主管部门及其职责不明确 | 第27-28页 |
·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 第28-29页 |
4 在海岛法中确立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29-36页 |
·在海岛法中确立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地理位置特殊性 | 第29页 |
·具有海洋性气候特色 | 第29-30页 |
·我国海岛的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和地貌各异 | 第30-31页 |
·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 第31页 |
·生态系统脆弱 | 第31-32页 |
·海岛生境更新使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实现具有可能性 | 第32-36页 |
·海岛生境更新的内涵 | 第32-33页 |
·海岛生境更新的方法 | 第33页 |
·我国海岛保护型开发模式的优化设计 | 第33-34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模式的设计 | 第34-36页 |
5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第36-58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前提 | 第37-40页 |
·人类理性有限 | 第37-39页 |
·海岛环境资源有限 | 第39-40页 |
·海岛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 | 第40-45页 |
·海岛环境风险 | 第40-43页 |
·难以预测性 | 第43-44页 |
·海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 | 第44-45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45-54页 |
·经济分析 | 第45-48页 |
·利益分析 | 第48-50页 |
·伦理分析 | 第50-54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的内容 | 第54-58页 |
·保护型开发原则与其它相关原则的比较 | 第54-56页 |
·保护型开发原则的涵义 | 第56-57页 |
·保护型开发原则实现的案例 | 第57-58页 |
6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在海岛立法中的实现 | 第58-65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的法律效力 | 第58-59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实现的法律机制 | 第59-60页 |
·总体控制机制 | 第59页 |
·行政控制机制 | 第59页 |
·市场调控机制 | 第59页 |
·公众参与机制 | 第59-60页 |
·海岛保护型开发原则实施的法律制度 | 第60-65页 |
·海岛功能区划制度 | 第60-63页 |
·海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 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