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农民工权益保护概述 | 第12-20页 |
一、农民工的界定 | 第12页 |
二、农民工形成的原因 | 第12-14页 |
(一) 经济方面的原因 | 第12-13页 |
(二) 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13-14页 |
三、农民工的特点和分类 | 第14-15页 |
(一) 农民工的特点 | 第14页 |
(二) 农民工的分类 | 第14-15页 |
四、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一) 劳动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二) 社会保障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三) 教育(培训)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经济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性 | 第20-29页 |
一、法律对农民工权益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一) 法律对农民工权益进行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第20-21页 |
(二) 法律对农民工权益进行保护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21页 |
(三) 法律对农民工权益进行保护是实现法的价值的需要 | 第21页 |
二、经济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性 | 第21-29页 |
(一) 经济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其理念和价值的体现 | 第22-27页 |
(二) 经济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其分配功能的体现 | 第27-28页 |
(三)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方式决定其在农民工权益保护中的特殊地位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经济法理念指导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对策 | 第29-37页 |
一、对农民工实行与城镇职工一体化的保护 | 第30-33页 |
(一) 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 第30页 |
(二) 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第30-32页 |
(三)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体系 | 第32页 |
(四) 举办公共工程,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 第32-33页 |
二、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实行区别于城镇职工的保护 | 第33-34页 |
(一) 制定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参保办法 | 第33-34页 |
(二) 设计适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保模式 | 第34页 |
三、其它法律、制度的配合 | 第34-37页 |
(一) 建立欠薪保障机制 | 第34-35页 |
(二) 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 | 第35页 |
(三) 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