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表面质量的概述 | 第11-12页 |
·光整加工技术概述 | 第12-16页 |
·光整加工技术的概念 | 第12-13页 |
·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的特点 | 第13页 |
·光整加工技术的分类 | 第13-15页 |
·光整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有关孔表面几种光整加工方法 | 第16-24页 |
·珩磨 | 第16-17页 |
·挤压珩磨 | 第17-19页 |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 | 第19-21页 |
·内孔滚压光整加工 | 第21-22页 |
·旋涡气流光整加工 | 第22-23页 |
·研磨 | 第23-24页 |
·项目来源及本文所做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螺旋流方面的知识 | 第26-37页 |
·螺旋流的概述 | 第26页 |
·探讨产生螺旋流的机理 | 第26-27页 |
·螺旋流的有关方程 | 第27-29页 |
·螺旋流基本特征 | 第29-31页 |
·螺旋流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 第31-33页 |
·螺旋流发生装置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旋涡气流光整加工 | 第37-43页 |
·旋涡气流场的分析 | 第37-41页 |
·旋涡气流光整加工工艺方法 | 第41页 |
·旋涡气流光整加工机理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 | 第43-49页 |
·高能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工艺方法及整体研究目标 | 第43-44页 |
·高能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工艺方法 | 第43页 |
·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工艺整体研究目标 | 第43-44页 |
·高能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机理 | 第44-48页 |
·高速螺旋液流去毛刺原理 | 第44-45页 |
·微量切削作用 | 第45页 |
·滚压作用 | 第45-47页 |
·碰撞及刻划作用 | 第47-48页 |
·液粒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与旋涡气流光整加工机理的对比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液体螺旋流与气体旋涡流的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第49-76页 |
·计算机仿真的意义 | 第49页 |
·仿真软件 FLUENT简介 | 第49-54页 |
·两相流动研究方法及两相耦合模型的选择 | 第54-55页 |
·气体旋涡气流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55-66页 |
·液体螺旋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66-75页 |
·液体螺旋流与气体旋涡流的比较分析 | 第75-76页 |
第六章 两相流模型的选择及模拟实验 | 第76-84页 |
·模拟实验中模型的选定 | 第76-80页 |
·Mixture模型的概述和局限 | 第76-77页 |
·Mixture模型的相关方程 | 第77-80页 |
·两相流的模拟实验 | 第80-84页 |
·气粒两相流的模拟实验 | 第80-82页 |
·液粒两相流的模拟实验 | 第82-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研究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