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节 九、永二卫的设立过程与性质分析 | 第11-24页 |
一 明初九、永二卫的设置过程 | 第11-16页 |
二 明代九、永二卫的性质:以州县与卫所之间的纠纷为例分析 | 第16-24页 |
(一) “军买民田粮米” | 第18-19页 |
(二) “隘粮” | 第19-21页 |
(三) 石门县的军民纠纷 | 第21-24页 |
第二节 从九溪、永定二卫到安福、永定二县 | 第24-28页 |
一 明代中后期九永地区军事管理的变化 | 第24页 |
二 九溪、永定二卫的延续:从顺治四年到雍正七年(1647—1729年) | 第24-25页 |
三 安福、永定二县的设立:从雍正七年到雍正十三年(1729—1735年)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清代九溪、永定二卫的屯田管理 | 第28-37页 |
一 永定卫屯田分布 | 第28-30页 |
二 永定卫屯田额数及其军役的“民化” | 第30-33页 |
三 九溪卫的屯田及其赋役变化 | 第33-37页 |
第四节 屯田归并与州县管理 | 第37-43页 |
一 直隶澄州各属归并屯田概况 | 第37-39页 |
二 澄州地区屯田归并的过程与特点 | 第39-43页 |
第五节 屯田归并与里甲变化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55页 |
附表1 澧州拨归、开垦屯田及其科则表 | 第48-50页 |
附表2 慈利县拨归、开垦屯田及其科则表 | 第50-51页 |
附表3 安福县拨归、开垦屯田及其科则表 | 第51-53页 |
附表4 永定县拨归、开垦屯田及其科则表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