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使用电子银行行为研究及其在江西省工行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7页 |
·问题提出 | 第8-12页 |
·电子银行产生背景 | 第8-9页 |
·电子银行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电子银行发展问题的成因 | 第11-12页 |
·消费者使用电子银行行为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7-27页 |
·银行的信息化 | 第17-18页 |
·电子银行概念介绍 | 第18-20页 |
·电子银行的概念 | 第18-19页 |
·ATM、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的概念 | 第19-20页 |
·国内外电子银行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消费者接受、使用电子银行行为 | 第21-25页 |
·消费者行为研究 | 第21-22页 |
·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发展历史 | 第22-23页 |
·技术接受模式理论介绍 | 第23-24页 |
·消费者接受、使用新技术情况的研究-基于TAM | 第24-25页 |
·消费者风险感觉研究 | 第25-27页 |
3 研究假设和模型 | 第27-30页 |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研究模型及框架 | 第28页 |
·有关研究变量的概念 | 第28-30页 |
4 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工行客户 | 第30-69页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30-34页 |
·调研情况概述 | 第30-31页 |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调研样本精确性及可信度 | 第32-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内部因素与消费者对电子银行认知程度的关系 | 第34-49页 |
·消费者个体差异与电子银行的使用情形 | 第34-36页 |
·消费者个体差异对电子银行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 第36-49页 |
·外部因素与消费者对电子银行认知程度的关系 | 第49-52页 |
·电子银行的认知程度与使用意向的关系 | 第52-53页 |
·路径分析 | 第53-63页 |
·消费者群体特性对电子银行认知程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外部因素对电子银行认知程度的影响 | 第56-60页 |
·认知程度对电子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 | 第60-63页 |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第63页 |
·集群分析 | 第63-66页 |
·研究结果整理 | 第66-69页 |
5 江西省工行电子银行的推广应用策略 | 第69-74页 |
·提高电子银行技术开发及保障水平 | 第69-70页 |
·健全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体系 | 第70-71页 |
·加强营销宣传、完善内部管理 | 第71-72页 |
·实施差别化的营销策略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74-76页 |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研究不足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