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工环境模型的数控加工仿真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2-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虚拟制造技术的概念、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 第9-12页 |
·虚拟制造的概念 | 第9-10页 |
·虚拟制造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虚拟加工仿真技术 | 第11-12页 |
·虚拟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3页 |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2 虚拟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构成与实现 | 第17-21页 |
·虚拟数控机床结构和特点 | 第17-18页 |
·虚拟数控机床的构成 | 第17页 |
·虚拟数控机床的特点 | 第17-18页 |
·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构成及实现策略 | 第18-20页 |
·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 第18-19页 |
·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构成 | 第19-20页 |
·各模块功能及实现方法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UG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 第21-31页 |
·UG软件概述 | 第21页 |
·UG软件二次开发工具结构功能分析 | 第21-29页 |
·UG/Open API | 第22-24页 |
·UG/Open Grip | 第24-26页 |
·UG/Open Menu Script | 第26-28页 |
·UG/Open UIStyler | 第28-29页 |
·UG/Open++ | 第29页 |
·UG二次开发步骤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基于UG二次开发的标准件库的设计 | 第31-45页 |
·基于UG的标准件库常用建库方法研究 | 第31-32页 |
·常用建库方法 | 第31-32页 |
·各种方法比较 | 第32页 |
·建立标准件库关键技术研究 | 第32-41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34页 |
·利用MFC对UG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 | 第34-35页 |
·使用MFC ODBC访问数据库 | 第35-38页 |
·标准件实体创建方法研究 | 第38-41页 |
·标准件库创建实例 | 第41-44页 |
·标准件库结构 | 第41-42页 |
·标准件库界面说明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虚拟数控机床加工仿真过程实现 | 第45-62页 |
·虚拟装配建模 | 第45-48页 |
·装配模型的信息组成 | 第45-46页 |
·装配关系描述 | 第46页 |
·装配模型树 | 第46-47页 |
·装配模型树及零部件的标识 | 第47-48页 |
·虚拟机床库的建立 | 第48-55页 |
·虚拟机床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虚拟机床驱动器的建立 | 第49-51页 |
·虚拟机床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其他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刀具库的建立 | 第55-56页 |
·毛坯、工件、夹具装配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仿真过程实现 | 第57-60页 |
·加工过程仿真操作流程 | 第57-58页 |
·仿真实例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数控机床专用后置处理器的设计 | 第62-78页 |
·后置处理概念及特点 | 第62-63页 |
·后置处理的概念 | 第62页 |
·后置处理系统功能及特点 | 第62-63页 |
·刀位源文件 | 第63-64页 |
·后置处理算法 | 第64-71页 |
·常见五轴机床的类型 | 第64-66页 |
·刀轴矢量的处理 | 第66-69页 |
·刀位坐标点的处理 | 第69-71页 |
·后置处理原理及实现方法 | 第71-77页 |
·华中数控系统主要代码 | 第71-72页 |
·刀轨后置处理原理 | 第72-75页 |
·程序及结果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7 结论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