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冻融环境下单桩的沉降特性研究

1 绪论第1-20页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本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桩基础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0-14页
     ·冻土工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15页
     ·寒区桩基工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8页
   ·本问题的提出第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融区单桩的承载力与沉降分析第20-30页
   ·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第20-23页
     ·单桩的载荷传递机理第20-21页
     ·桩荷载与沉降的关系第21页
     ·端阻和侧阻的性状第21-23页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第23-24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作用下的沉降计算第24-28页
     ·单桩沉降计算的剪切变形法第24-27页
     ·单桩沉降计算的载荷传递法第27-28页
   ·本文对 Cooke剪切变形法的讨论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冻土的性质、冻胀和融沉第30-40页
   ·基本概念第30-31页
     ·冻土第30页
     ·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第30页
     ·季节性冻土区的融深第30-31页
   ·冻土的力学性质第31-35页
     ·冻土力学性质特点第31页
     ·冻土的破坏类型第31-32页
     ·冻土的弹性模量第32页
     ·冻土的抗压强度第32-33页
     ·冻土的抗剪强度第33-34页
     ·本文拟提出的本构模型第34-35页
   ·冻土的冻胀第35-38页
     ·冻土冻结力第35-36页
     ·法向冻胀力第36页
     ·切向冻胀力第36-37页
     ·冻土冻胀率第37-38页
   ·冻土的融沉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寒区单桩的承载力与沉降计算第40-58页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第40-43页
     ·坐标系第40页
     ·均质土层中桩的极限承载力第40-41页
     ·非均质土层中桩的极限承载力第41-42页
     ·寒区考虑冻胀力的情况下非均质土层中桩的极限承载力第42-43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作用下沉降计算第43-51页
     ·桩-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沉降模型第43页
     ·季节性冻土区单桩沉降的计算方法第43-46页
     ·永久性冻土区单桩沉降的计算方法第46-49页
     ·混合性冻土区单桩沉降的计算方法第49-50页
     ·冻融循环条件下桩的沉降计算第50-51页
   ·工程算例第51-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冻融环境下单桩沉降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第58-67页
   ·数值仿真的分析模型第58-61页
     ·D-材料模型第58页
     ·D-P材料常数第58-59页
     ·D-P材料屈服准则第59-60页
     ·桩土间接触面模型第60-61页
   ·桩土间作用数值模型第61-64页
     ·几何描述第61-63页
     ·力学模型第63页
     ·边界条件第63页
     ·材料参数第63-64页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第64-67页
6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彩色印品呈色质量检测系统及DSP实现
下一篇: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布局结构初探--以薛家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