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阎连科小说的乌托邦叙事景观 | 第7-15页 |
第一节 命运、道德、革命、生命和政治乌托邦 | 第7-12页 |
第二节 再生场景和桃花源场景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阎连科小说的乌托邦叙事探源 | 第15-22页 |
第一节 乡土精神极致张扬的梦幻抒写 | 第15-20页 |
第二节 作为“想象”的写作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阎连科小说的乌托邦叙事特质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与“苦难叙事”的纠葛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为“劳苦人”而写作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中与外、古与今的艺术杂糅 | 第26-29页 |
第四节 超越苦难大地的诗意审美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阎连科小说乌托邦叙事的解构与颠覆 | 第32-36页 |
第一节 乌托邦前景的混浊黯然与悲剧末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对乡土精神的清醒姿态和漩涡中的精神挣扎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阎连科小说的乌托邦叙事意义 | 第36-43页 |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探索:“新”叙事方式的诞生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纯文学的坚守:“独舞”的风景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精神家园的追寻:发现者、跋涉者与清醒者 | 第39-41页 |
第四节 迈向世界之路——艺术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中西合璧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48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