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极性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1-27页 |
| ·电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概述 | 第12-13页 |
| ·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 ·氧化机理 | 第13-15页 |
| ·电极材料 | 第15-18页 |
| ·电化学反应器的发展 | 第18-21页 |
| ·复极性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 | 第21-26页 |
|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6-27页 |
| 第2章 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的制备和筛选 | 第27-41页 |
| ·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27-31页 |
| ·活性组分的选择 | 第27-28页 |
| ·载体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制备方法 | 第29-31页 |
| ·各种三维粒子电极的性能比较 | 第31-35页 |
| ·处理对象 | 第31-32页 |
|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 ·分析项目与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不同载体的比较 | 第35-38页 |
| ·不同活性组分的比较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的优化研究 | 第41-53页 |
| ·Mn-Sn/γ-Al_2O_3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41-47页 |
| ·浸渍液中Mn、Sn组分比例的确定 | 第41-44页 |
| ·焙烧温度的确定 | 第44-47页 |
| ·粒子电极的稳定性 | 第47-49页 |
| ·粒子电极的 XRD表征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粒子电极电催化氧化苯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 ·pH对粒子电极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 ·电解质浓度对粒子电极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5-58页 |
| ·槽电压对粒子电极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进水浓度对粒子电极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温度对粒子电极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 ·空气流量对粒子电极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粒子电极电催化氧化苯酚的机理分析 | 第64-72页 |
| ·电催化氧化的自由基机理 | 第64-65页 |
| ·苯酚降解机理分析 | 第65-71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65-68页 |
| ·中间产物分析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建议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