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概述 | 第15-25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 | 第15-19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 | 第15-16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分类 | 第18-19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涵义 | 第19-20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0-25页 |
| 第3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 | 第25-28页 |
| ·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28-34页 |
| ·集体土地产权的内在缺陷 | 第28-30页 |
| ·现有法律、政策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与不足 | 第30-31页 |
| ·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的不足 | 第31-34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 | 第34-43页 |
|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 ·土地产权理论 | 第34-35页 |
|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协调理论 | 第35-36页 |
| ·经济法国家干预的社会本位理论 | 第36-37页 |
|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实践探索——以成都为例 | 第37-43页 |
| ·蛟龙工业港模式 | 第37-39页 |
| ·灾后重建推进制度创新 | 第39-41页 |
| ·还权赋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第41-42页 |
| ·耕保金换社保,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两大顾虑 | 第42-43页 |
| 第5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43-53页 |
|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 | 第43-50页 |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43-45页 |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 第45-47页 |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 第47-49页 |
|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 第49-50页 |
| ·农村土地流转辅助制度的完善 | 第50-53页 |
| ·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 第50页 |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50-52页 |
|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第52页 |
|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 第52-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