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24页 |
第一章 宿根花卉离体快繁的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1 外植体的选取 | 第9页 |
2 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的选择 | 第9-10页 |
2.1 基本培养基 | 第9-10页 |
2.2 培养方式 | 第10页 |
3 外植体的再生途径 | 第10-12页 |
3.1 器官发生型 | 第11页 |
3.2 胚状体发生型 | 第11-12页 |
4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器官的分化 | 第12-16页 |
4.1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愈伤组织分化的调控 | 第12-13页 |
4.2 对不定芽的形成、增殖及生长的调控 | 第13-15页 |
4.3 对不定根形成的调节控制 | 第15-16页 |
5 组培苗的移栽 | 第16页 |
6 观赏植物离体快繁的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 | 第16-17页 |
7 影响离体快繁大规模推广的因素及应采取的策略 | 第17页 |
7.1 成本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策略 | 第17页 |
7.2 植物本身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策略 | 第17页 |
第二章 宿根花卉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 国内扦插繁殖的研究 | 第18-21页 |
1.1 扦插基质 | 第18页 |
1.2 生长调节物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插穗的选取 | 第19-20页 |
1.4 扦插的时期 | 第20-21页 |
1.5 扦插后的管理 | 第21页 |
2 国外扦插繁殖的研究 | 第21-22页 |
2.1 母株的最佳生长光周期 | 第21页 |
2.2 基质 | 第21页 |
2.3 生长调节物质 | 第21-22页 |
2.4 环境条件 | 第22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荚果蕨繁殖技术的研究 | 第24-35页 |
第一章 荚果蕨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第25-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1.1 供试材料及来源 | 第25页 |
1.2 方法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1 扦插适宜插穗的初步筛选 | 第26页 |
2.2 扦插适宜基质的初步筛选 | 第26-27页 |
2.3 扦插最适插穗长度及基质的筛选 | 第2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荚果蕨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 第28-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1.1 供试材料及来源 | 第28页 |
1.2 方法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2.1 初代培养 | 第29-30页 |
2.2 继代与增殖培养 | 第30-31页 |
2.3 生根与移栽 | 第31-3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2-35页 |
3.1 荚果蕨的初代培养 | 第32-33页 |
3.2 增殖培养 | 第33页 |
3.3 生根培养与移栽 | 第33页 |
3.4 荚果蕨的休眠问题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八宝景天繁殖技术的研究 | 第35-48页 |
第一章 八宝景天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第35-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1.1 供试材料及来源 | 第35页 |
1.2 方法 | 第35-3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2.1 营养生长旺盛期扦插. | 第37-38页 |
2.2 蕾期扦插 | 第38-39页 |
2.3 初花期扦插 | 第39-40页 |
2.4 花后扦插 | 第40-41页 |
3.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3.1 景天S1叶片扦插时期和基质的选择 | 第41页 |
3.2 景天S1顶端插穗扦插时期和基质的选择 | 第41页 |
3.3 景天S1中部茎段扦插时期和基质的选择 | 第41-42页 |
第二章 景天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 第42-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1.1 供试材料及来源 | 第42页 |
1.2 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2.1 初代培养 | 第43-44页 |
2.2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44-45页 |
2.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45页 |
2.4 移栽 | 第45-4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3.1 初代培养 | 第46页 |
3.2 增殖培养 | 第46-47页 |
3.3 生根培养 | 第47页 |
3.4 移栽 | 第47页 |
3.5 玻璃化现象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萱草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 第48-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1.1 供试材料及来源 | 第48页 |
1.2 方法 | 第48-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2.1 初代培养 | 第50-52页 |
2.2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52-53页 |
2.3 壮苗与生根培养 | 第53-54页 |
2.4 移栽 | 第54-5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3.1 初代培养 | 第55页 |
3.2 增殖培养 | 第55页 |
3.3 壮苗与生根培养 | 第55页 |
3.4 移栽中出现的问题 | 第55-57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图版Ⅰ | 第63-65页 |
图版Ⅱ | 第65-67页 |
图版Ⅲ | 第67-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