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综述 | 第6-13页 |
一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认识 | 第6-8页 |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6页 |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6-7页 |
(三) 治疗 | 第7-8页 |
(四) 预后 | 第8页 |
二、国内外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一) 现代医学关于 IBS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二) 中医药学关于 IBS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3-34页 |
一、有关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整理研究 | 第13-22页 |
(一) 古代医籍对泄泻的论述汇综 | 第13-16页 |
(二) 古代医籍对便秘的论述汇综 | 第16-18页 |
(三) 古代医藉对腹痛的论述汇综 | 第18-20页 |
(四) 近现代中医药关于 IBS的研究和治疗汇综 | 第20-22页 |
1. 病因病机 | 第20页 |
2. 治则治法 | 第20-21页 |
3. 临床报道病案总结分析——IBS与五脏病理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五脏生理病理观探讨 | 第22-34页 |
(一) 五脏的生理病理概述 | 第22-24页 |
(二)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 | 第24-25页 |
(三)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 第25-26页 |
(四)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五脏病变特点 | 第26-27页 |
(五)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传变与转归 | 第27-28页 |
(六)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法 | 第28-34页 |
1. 诊断 | 第28-29页 |
2. 治则治法 | 第29-30页 |
3. 预防方法 | 第30-34页 |
临床治验 | 第34-3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4-35页 |
2. 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3. 疗效标准 | 第36页 |
4. 结果 | 第36页 |
5. 典型病例 | 第36-37页 |
6.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