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胚乳突变体的诱导与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日录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3页
   ·植物突变体的创造第10-12页
     ·自然突变第10页
     ·利用插入序列产生突变第10-11页
     ·物理或化学诱变剂诱发突变第11-12页
     ·空间诱变第12页
   ·植物突变体的检测分析方法第12-14页
     ·分子标记法第12-13页
     ·TAIL-PCR第13页
     ·表型鉴定第13-14页
   ·玉米淀粉合成途径的研究第14-19页
     ·从蔗糖到ADP葡萄糖第16-17页
     ·ADP葡萄糖进入质体第17-18页
     ·ADP葡萄糖合成直链淀粉第18-19页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间的转化第19页
   ·甜玉米应用及其育种第19-22页
     ·甜玉米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第19-20页
     ·甜玉米选育手段和方式第20-21页
     ·甜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玉米愈伤组织的获得第23页
     ·植物材料第23页
     ·愈伤组织获得第23页
     ·相关培养基配方第23页
   ·诱变处理第23页
   ·植株再生和突变体筛选第23-24页
   ·互补杂交测试第24页
   ·分子水平检测第24-30页
     ·菌种、引物及主要试剂来源第24页
     ·总DNA的提取第24-25页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25-27页
     ·目的片段回收第27-28页
     ·CaCl_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28页
     ·目的片段连接到pTM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第28-29页
     ·序列拼接、比对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适宜处理玉米愈伤组织的伽马射线和NaN_3结合剂量第30-31页
   ·胚乳突变体筛选和互补杂交测试第31-34页
   ·突变体分子水平检测结果第34-36页
4. 讨论第36-39页
   ·适宜处理玉米愈伤组织的伽马射线和NaN_3结合剂量第36-37页
   ·新sh2突变体的发现第37-38页
   ·使用互补杂交方法鉴别玉米胚乳突变体的优势第38-39页
5. 参考文献第39-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黄质合成关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玉米茎尖生长点的农杆菌介导转化
下一篇:小麦品种“川农16”中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