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线虫的形态学及rDNA比较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9页 |
| 1 腐烂茎线虫与甘薯茎线虫病 | 第8-10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发生分布和经济重要性 | 第8-9页 |
| ·危害症状 | 第9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分类地位 | 第9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寄主范围和致病性 | 第9-10页 |
| ·腐烂茎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 2 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类鉴定方法 | 第10-18页 |
| ·形态学特征分类鉴定 | 第11页 |
| ·鉴别寄主反应鉴定 | 第11-12页 |
| ·分子鉴定 | 第12-17页 |
| ·种特异引物的应用 | 第17-18页 |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甘薯茎线虫的形态学鉴定 | 第19-2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甘薯茎线虫的采集 | 第19-20页 |
| ·病薯中线虫的分离 | 第20页 |
| ·线虫的杀死固定 | 第20页 |
| ·线虫标本的制作 | 第20页 |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20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形态测量值 | 第21-23页 |
| ·形态特征描述 | 第23-24页 |
| 3 结果讨论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甘薯茎线虫rDNA-ITS-RFLP分析 | 第26-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 ·线虫DNA的提取 | 第26页 |
| ·rDNA-ITS的PCR扩增 | 第26-27页 |
| ·RFLP分析 | 第2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甘薯茎线虫群体rDNA-ITS的PCR扩增结果 | 第27页 |
| ·甘薯茎线虫群体的rDNA-ITS-RFLP分析 | 第27-35页 |
| 3 结果讨论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甘薯茎线虫ITS序列测定及特异引物设计 | 第37-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线虫DNA的提取 | 第37页 |
| ·线虫ITS序列测定 | 第37-39页 |
| ·ITS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第39-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PCR产物的序列测定 | 第40-44页 |
| ·特异引物的设计 | 第44-46页 |
| 3 结果讨论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