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17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空间信息与无线通信技术集成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空间信息的集成 | 第11页 |
| ·空间信息集成的应用 | 第11页 |
| ·空间信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 | 第11-12页 |
| ·GPS与无线通信技术集成 | 第11页 |
| ·GIS与无线通信技术集成 | 第11-12页 |
| ·图像监测与无线通信技术集成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 ·GPS、GSM的串口通信 | 第13页 |
| ·远程无线图像监测 | 第13页 |
| ·以ComGIS为核心的平台设计 | 第13-14页 |
| ·基于WebGIS的远程地图管理 | 第14页 |
| ·轨道数据图形可视化 | 第14-15页 |
| §1.4 论文的组织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 ·论文组织 | 第15-1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GPS/GIS/GSM的集成 | 第17-28页 |
| §2.1 GPS串口通信开发 | 第17-21页 |
| ·NMEA0183协议 | 第17-18页 |
| ·GPS硬件选用 | 第18页 |
| ·GPS模板与PC的连接 | 第18-19页 |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19-21页 |
| §2.2 GPS信号接收与处理 | 第21-24页 |
| ·信号接收 | 第21页 |
| ·信号提取 | 第21-22页 |
| ·高斯转换 | 第22-24页 |
| §2.3 利用GSM的GPS信号无线传输 | 第24-28页 |
| ·GSM与PC的串口通信 | 第24-25页 |
| ·短信发送 | 第25-27页 |
| ·中文转Unicode码 | 第25页 |
| ·手机号码的PDU串转换 | 第25-26页 |
| ·发送 | 第26-27页 |
| ·短信接收 | 第27-28页 |
| ·Unicode码解码函数 | 第27页 |
| ·手机短信接收函数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RGIS远程无线图像监测 | 第28-37页 |
| §3.1 远程图像监测的设计实现 | 第28-31页 |
| ·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 ·GRRS遥控数码相机监控 | 第29-30页 |
| ·微波视频发射与接收 | 第30-31页 |
| §3.2 点对多点图像传输 | 第31-33页 |
| ·链状点对多点 | 第31页 |
| ·硬件设计 | 第31-32页 |
| ·软件设计 | 第32-33页 |
| §3.3 基于VFW的视频自动捕获及预处理 | 第33-35页 |
| ·VFW的体系结构 | 第33页 |
| ·视频捕获 | 第33-34页 |
| ·视频编辑 | 第34页 |
| ·视频播放 | 第34-35页 |
| §3.4 图像处理与变化监测 | 第35-37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35页 |
| ·图像变化程序设计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以GIS组件为核心的平台设计 | 第37-49页 |
| §4.1 GIS组件 | 第37-39页 |
| ·组件式GIS与GIS组件 | 第37-38页 |
| ·国内外应用较广的GIS组件 | 第38-39页 |
| §4.2 文件管理 | 第39-42页 |
| ·文件格式 | 第39页 |
| ·文件打开 | 第39-40页 |
| ·图层关闭 | 第40-41页 |
| ·图层管理 | 第41-42页 |
| §4.3 图形操作 | 第42-46页 |
| ·图形浏览 | 第42-43页 |
| ·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 | 第42页 |
| ·导航 | 第42-43页 |
| ·图形采集 | 第43-45页 |
| ·图形编辑 | 第45-46页 |
| ·结构编辑(增点、分割、合并) | 第45页 |
| ·内容编辑(颜色、类型、级别) | 第45-46页 |
| §4.4 信息处理 | 第46-49页 |
| ·信息显示 | 第46页 |
| ·信息更新 | 第46-47页 |
| ·信息查询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基于WebGIS的远程地图管理 | 第49-58页 |
| §5.1 RGIS的网络地图服务 | 第49-52页 |
|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 第49页 |
| ·服务器端的实现方法 | 第49-50页 |
| ·客户端实现方法(纯HTML) | 第50页 |
| ·传输方式与通讯协议 | 第50-51页 |
| ·网络协议 | 第50页 |
| ·通讯协议 | 第50-51页 |
| ·网页的参数传递 | 第51-52页 |
| ·用户状态变量的维护 | 第51页 |
| ·两步式提交请求 | 第51-52页 |
| §5.2 RGIS的网络体系结构(组件式结构) | 第52-55页 |
| ·网络组件 | 第52页 |
| ·GIS组件 | 第52-53页 |
| ·格式转换与影像处理组件 | 第53页 |
| ·服务器管理组件 | 第53-55页 |
| §5.3 RGIS的网络设计特点 | 第55-56页 |
| ·组件化设计,易于管理 | 第55页 |
| ·多源数据集成与海量数据快速访问 | 第55页 |
| ·服务器群集,具有高度伸缩性 | 第55-56页 |
| §5.4 网络GIS的设计实现 | 第56-58页 |
| ·整幅显示、放大、缩小 | 第56页 |
| ·地图漫游、拉框放大、拉框缩小 | 第56页 |
| ·距离量算和面积量算 | 第56页 |
| ·文本模糊查询 | 第56页 |
| ·点、线、面、文本的编辑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轨道数据图形可视化 | 第58-65页 |
| §6.1 坐标计算 | 第58-62页 |
| ·圆曲线坐标计算 | 第58-59页 |
|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 | 第59-62页 |
| §6.2 数据转换 | 第62-63页 |
| §6.3 平面可视化 | 第63-64页 |
| §6.4 三维可视化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成果表现 | 第65-68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