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8页 |
| 1.1 开展新型宫内节育器材料研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纳米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3 IUD 及其材料的发展与IUD 的性能 | 第17-21页 |
| 1.4 现有含铜IUD 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 1.5 聚合物基纳米金属铜复合材料作为IUD 材料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1.6 新型IUD 材料预期达到的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25-26页 |
| 1.7 新型IUD 材料的技术关键与技术方案 | 第26-28页 |
| 2 聚合物基纳米金属铜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与制备方法选取 | 第28-40页 |
| 2.1 聚合物基体材料选取的基本条件 | 第28页 |
| 2.2 聚合物基体材料的选取 | 第28-38页 |
| 2.3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选取 | 第38-3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40-46页 |
| 3.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 3.3 材料的表征 | 第42-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Cu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与结构研究 | 第46-56页 |
| 4.1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相构成 | 第46-48页 |
| 4.2 nano-Cu 的尺寸、形态与分布 | 第48-52页 |
| 4.3 聚合物基体的结晶形态 | 第52-5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第56-67页 |
| 5.1 前言 | 第56页 |
| 5.2 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的实验过程 | 第56-58页 |
| 5.3 纳米铜含量对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58-60页 |
| 5.4 冷却速率对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60-61页 |
| 5.5 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 | 第61-64页 |
| 5.6 结晶激活能的计算 | 第64-66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 第67-77页 |
| 6.1 前言 | 第67页 |
| 6.2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67-71页 |
| 6.3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71-76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7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研究 | 第77-89页 |
| 7.1 前言 | 第77页 |
| 7.2 吸水性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77-78页 |
| 7.3 吸水性能研究的实验过程 | 第78-79页 |
| 7.4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规律 | 第79-84页 |
| 7.5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吸水原因分析 | 第84-87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8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释放性能研究 | 第89-99页 |
| 8.1 前言 | 第89页 |
| 8.2 试样的制备与铜离子释放速率的测定 | 第89-91页 |
| 8.3 Cu/LDPE 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铜离子释放特征 | 第91-93页 |
| 8.4 热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铜离子释放速率的影响 | 第93-98页 |
| 8.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9 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的自洁功能研究 | 第99-110页 |
| 9.1 前言 | 第99页 |
| 9.2 分析试样的准备与观察 | 第99-100页 |
| 9.3 各种试样表面的SEM 形貌和EDS 能谱 | 第100-108页 |
| 9.4 三种试样表面状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 第108-109页 |
| 9.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10 全文总结 | 第110-114页 |
| 10.1 主要结论 | 第110-112页 |
| 10.2 需要完善的工作 | 第112-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33页 |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33-134页 |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