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Si_p/ZA40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铸造锌合金发展第10-14页
     ·铸造锌合金添加元素第10-11页
     ·铸造锌合金的细化、变质处理第11-13页
     ·铸造锌合金的热处理第13-14页
   ·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概况第14-17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第14-16页
     ·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第16-17页
   ·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17-21页
     ·固相法第17-18页
     ·液相法第18-20页
     ·两相法第20页
     ·原位复合法第20-21页
   ·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22页
     ·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第22页
     ·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第22-23页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立题依据第23-2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锌基合金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第25-30页
   ·实验条件第25-26页
     ·实验原材料第25页
     ·实验设备第25-26页
   ·实验方案第26页
   ·材料的组织检测第26-27页
     ·金相组织分析第26-27页
     ·XRD 物相分析第27页
     ·SEM 扫描电镜分析第27页
   ·密度的测量第27页
   ·流动性测试第27-28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拉伸试验第28页
     ·冲击试验第28-29页
     ·硬度试验第29页
   ·摩擦磨损试验第29页
   ·尺寸稳定性试验第29-30页
第3章 Si_p/ZA40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探讨第30-46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的选择第30-32页
     ·基体材料的选择第30页
     ·增强相的选择第30-31页
     ·变质剂的选择第31页
     ·精炼剂的选择第31-32页
     ·清渣剂的选择第32页
   ·工艺参数的选择第32-33页
     ·变质温度的确定第32-33页
   ·材料制备过程第33-35页
     ·材料熔炼工艺路线第33页
     ·材料熔炼过程第33-35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制备的探讨第35-39页
     ·复合Na 盐变质剂对Si_p/ZA40 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5-36页
     ·保温时间对ZA40-6.0%Si 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6-37页
     ·分析讨论第37-38页
     ·浇注温度对Si_p/ZA40 组织中初生硅颗粒的影响第38-39页
     ·铸型材料对Si_p/ZA40 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9页
   ·Si_p/ZA40 微观组织的影响第39-42页
     ·硅含量对Si_p/ZA40 组织中初生硅颗粒的影响第40-42页
   ·分析讨论第42-44页
     ·理论依据第42-44页
     ·Si 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性能第46-57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第46-48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密度的测量第48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第48-49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第49-51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能测试第51-52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第52-56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52页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第52-53页
     ·断裂机制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Si_p/ZA40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第57-70页
   ·润滑摩擦条件下复合材料耐磨性测试第57-60页
     ·润滑摩擦条件下硅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第57-58页
     ·润滑摩擦条件下载荷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第58页
     ·分析讨论第58-60页
   ·干摩擦条件下复合材料耐磨性测试第60-62页
     ·干摩擦条件下硅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第60-61页
     ·干摩擦条件下载荷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第61页
     ·分析讨论第61-62页
   ·复合材料磨损机理分析第62-64页
   ·锡青铜和ZA40-4.5%Si 耐磨性对比第64-68页
     ·实验结果第65-67页
     ·分析讨论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3AlC2及Cu/Ti3AlC2金属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