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1 物种概念 | 第9-10页 |
1.2 物种分化/形成(speciation) | 第10-13页 |
1.2.1 物种形成的含义 | 第10页 |
1.2.2 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 第10-11页 |
1.2.3 物种形成的方式 | 第11-13页 |
1.2.3.1 渐进式物种形成 | 第11-13页 |
1.2.3.2 量子式物种形成 | 第13页 |
1.3 关于物种分化过程的描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物种分化所用的方法 | 第14-18页 |
1.4.1 分子系统学 | 第14页 |
1.4.2 分子系统学的推论方法 | 第14-18页 |
1.4.3 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 | 第18页 |
1.5 实验设计 | 第18-21页 |
1.5.1 研究类群的选取 | 第18-19页 |
1.5.1.1 吻鮈属鱼类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5.1.2 似鮈属鱼类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1.3 外类群的选取 | 第19页 |
1.5.2 分子标记的选取 | 第19-21页 |
1.6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吻鮈属鱼类物种分化的研究 | 第22-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样本采集 | 第23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溶液和仪器 | 第23-25页 |
2.1.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2.2 主要溶液 | 第23-24页 |
2.1.2.3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1.3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1.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5页 |
2.1.3.2 PCR扩增 | 第25-26页 |
2.1.3.3 DNA的纯化、回收和测序 | 第26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2.1.4.1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排定 | 第26-27页 |
2.1.4.2 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序列的排定 | 第27页 |
2.1.4.3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7页 |
2.2 结果 | 第27-35页 |
2.2.1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变异 | 第27-28页 |
2.2.2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28-31页 |
2.2.3 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序列及变异 | 第31-35页 |
2.2.4 基于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35页 |
2.3 讨论 | 第35-37页 |
2.3.1 吻鮈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 第35页 |
2.3.2 吻鮈属鱼类的物种鉴定 | 第35页 |
2.3.3 吻鮈属鱼类物种分化的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似鮈属鱼类物种分化的研究 | 第37-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3.1.1 样本采集 | 第38页 |
3.1.2 主要实验试剂、溶液和仪器 | 第38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3.1.4.1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排定 | 第38页 |
3.1.4.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8-40页 |
3.1.4.3 线粒体单倍型的网络分析 | 第40页 |
3.2 结果 | 第40-42页 |
3.2.1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变异 | 第40页 |
3.2.2 似鮈线粒体单倍型的网络分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 | 第40页 |
3.2.3 似鮈不同分支之间的分歧时间 | 第40-42页 |
3.3 讨论 | 第42-48页 |
3.3.1 分子生物地理学分析 | 第42-43页 |
3.3.2 似鮈的物种分化现状 | 第43-48页 |
第四章 吻鮈属和似鮈属鱼类的物种分化比较 | 第48-51页 |
4.1 地理分布上的比较 | 第48-49页 |
4.2 形态特征上的比较 | 第49页 |
4.3 进化动力学上的比较 | 第49页 |
4.4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