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种分解后期过程分解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与结构 | 第10-13页 |
| ·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 | 第10-11页 |
| ·铝酸钠溶液的结构 | 第11-13页 |
|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机理及生长基元 | 第13-15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动力学过程 | 第15-22页 |
| ·成核过程 | 第15-18页 |
| ·晶体附聚过程 | 第18-20页 |
| ·晶体长大过程 | 第20-22页 |
| ·晶体的破裂与磨蚀过程 | 第22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强化措施 | 第22-25页 |
| ·晶种活化 | 第23页 |
| ·添加剂强化 | 第23-24页 |
| ·精液预处理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的构想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与方法 | 第26-31页 |
| ·实验原料和药品 | 第26页 |
|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6页 |
| ·种分装置设备连接图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铝酸钠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 ·晶种的制备 | 第28页 |
| ·实验过程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 ·氧化铝浓度的分析 | 第28页 |
| ·氧化钠浓度的分析 | 第28页 |
| ·粒度分析 | 第28-29页 |
| ·形貌分析 | 第29页 |
| ·过程颗粒数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种分后期过程的研究 | 第31-53页 |
| ·温度制度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31-34页 |
| ·温度对种分后期过程分解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温度对种分后期过程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晶种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34-45页 |
| ·晶种类型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34-38页 |
| ·晶种粒度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38-42页 |
| ·晶种系数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42-45页 |
| ·苛碱浓度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45-48页 |
| ·苛碱浓度对种分后期过程分解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 ·苛碱浓度对种分后期过程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搅拌强度对种分后期过程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搅拌强度对种分后期过程分解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搅拌速度对种分后期过程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种分后期过程晶体生长及附聚动力学的研究 | 第53-75页 |
| ·种分后期过程产品形貌分析 | 第53-56页 |
| ·种分后期过程晶体生长速率模型 | 第56-62页 |
| ·晶体生长速率计算模型的推导 | 第56-59页 |
| ·实验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59-62页 |
| ·种分后期过程附聚动力学研究 | 第62-68页 |
| ·附聚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62-64页 |
| ·种分后期过程附聚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 第64-68页 |
| ·种分后期过程晶体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 第68-71页 |
| ·种分后期过程老化现象初步研究 | 第71-73页 |
| ·老化过程体系变化情况 | 第71-73页 |
| ·老化过程粒子数变化规律 | 第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