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马物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1章 导论 | 第1-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2.1 国内外物流及物流园区的现状及发展 | 第9-17页 |
1.2.2 物流园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3 物流园区的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项目的必要性及市场环境分析 | 第24-45页 |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1.1 项目建设的意义 | 第24页 |
2.1.2 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24-26页 |
2.2 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2.2.1 行业现状 | 第26-27页 |
2.2.2 行业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2.3 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2页 |
2.3.1 政治与政策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2.3.2 经济与社会环境分析 | 第30-32页 |
2.4 产业关联度分析 | 第32-33页 |
2.4.1 对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 第32-33页 |
2.4.2 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 | 第33页 |
2.5 市场前景分析 | 第33-39页 |
2.5.1 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 第34-35页 |
2.5.2 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 第35页 |
2.5.3 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情况 | 第35-39页 |
2.6 市场竞争分析 | 第39-45页 |
2.6.1 整体竞争态势 | 第39-41页 |
2.6.2 SWTO分析 | 第41-45页 |
第3章 项目建设方案 | 第45-58页 |
3.1 园区的功能与定位 | 第45-46页 |
3.1.1 园区的功能 | 第45-46页 |
3.1.2 园区的定位 | 第46页 |
3.2 物流园区布局方案 | 第46-47页 |
3.2.1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方案 | 第46页 |
3.2.2 道路布局方案 | 第46-47页 |
3.2.3 新马物流基础设施 | 第47页 |
3.3 项目建设规模、地点与期限 | 第47-50页 |
3.3.1 项目建设规模 | 第47页 |
3.3.2 项目建设地点 | 第47-49页 |
3.3.3 项目建设期限 | 第49-50页 |
3.4 外部配套情况 | 第50-52页 |
3.5 项目组织方式与管理 | 第52-53页 |
3.6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 第53-58页 |
3.6.1 环境影响评价 | 第53-55页 |
3.6.2 环境保护措施 | 第55-58页 |
第4章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 | 第58-69页 |
4.1 经济效益评价 | 第58-67页 |
4.1.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第58-62页 |
4.1.2 销售收入分析 | 第62-63页 |
4.1.3 成本费用分析 | 第63-65页 |
4.1.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5-67页 |
4.2 社会效益评价 | 第67页 |
4.2.1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67页 |
4.2.2 改善城市环境 | 第67页 |
4.2.3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 第67页 |
4.3 总体评价结论 | 第67-69页 |
第5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 第69-74页 |
5.1 风险分析 | 第69-71页 |
5.1.1 政策风险 | 第69页 |
5.1.2 经营风险 | 第69页 |
5.1.3 市场风险 | 第69-70页 |
5.1.4 财务风险 | 第70页 |
5.1.5 技术风险 | 第70-71页 |
5.1.6 人力资源风险 | 第71页 |
5.2 防范对策 | 第71-74页 |
5.2.1 政策风险对策 | 第71页 |
5.2.2 经营风险对策 | 第71-72页 |
5.2.3 市场风险对策 | 第72页 |
5.2.4 财务风险对策 | 第72页 |
5.2.5 技术风险对策 | 第72-73页 |
5.2.6 人力资源风险对策 | 第73-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