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藏族农奴制经济的兴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导论第10-17页
 一、论文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相关研究动态第11-13页
 三、论文研究对象与阶段划分第13-15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割据时期藏族农奴制经济产生第17-49页
 第一节 奴隶主土地所有权分散下移第17-23页
  一、叶蕃土地赞普所有制瓦解第17-18页
  二、奴隶主土地、财富分散下移第18-19页
  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第19-21页
  四、小农经济普遍发展第21-23页
 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向农奴主阶级集中第23-26页
  一、民间土地所有权交易第23-24页
  二、政权土地兼并第24-25页
  三、教派兴起与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第25-26页
 第三节 领主庄园经济结构形成第26-29页
  一、领主经济改革第26-27页
  二、领主庄园经济产生与发展第27-29页
 第四节 寺院经济复兴第29-33页
  一、贵族出资求法建寺第29-30页
  二、以传法为核心的寺院经营第30-31页
  三、教派与地方政权相互渗透第31-33页
 第五节 割据时期经济特点第33-41页
  一、农牧混合经济发展第33-36页
  二、黄金的开采使用第36-39页
  三、手工业发展成就第39-41页
 第六节 割据时期经济交往第41-49页
  一、以战争为主的经济交往第42-43页
  二、民间商业发展第43-44页
  三、蕃地与宋朝经济交往第44-47页
  四、蕃地与非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第47-49页
第二章 萨迦时期农奴制经济确立第49-64页
 第一节 元朝统一,农奴制经济确立第49-56页
  一、元朝统一及萨迦政权确立第49-51页
  二、藏区土地分封制向集权制过渡第51-54页
  三、民户划分,农奴身份法制化第54-55页
  四、元封十三万户,农奴主阶级确立第55-56页
 第二节 寺院经济繁荣发展第56-60页
  一、元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崇信第56-58页
  二、元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经济支持第58-59页
  三、寺院公有制经济发展第59-60页
  四、寺院僧人私有制经济发展第60页
 第三节 萨迦时期经济交往第60-64页
  一、藏区道路驿站修复、开通第61-63页
  二、藏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交往第63页
  三、藏族民间集市贸易发展第63-64页
第三章 帕竹时期农奴制经济巩固第64-90页
 第一节 帕竹政权崛起,农奴制经济巩固第65-67页
  一、领主庄园经济完善第65-67页
  二、领主庄园经济巩固和推广第67页
 第二节 明朝对藏经济政策第67-71页
  一 “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羁縻政策第67-69页
  二、优惠商业税,健全互市贸易第69-70页
  三、推行朝贡回赐制度第70-71页
 第三节 寺院经济发展并上升到主导地位第71-75页
  一、寺院建筑的增建与扩张第72-73页
  二、明朝对寺院的扶持第73-75页
  三、寺院经济地位上升第75页
 第四节 农奴制经济繁盛第75-80页
  一、驿道修复及物资运输业发展第76-77页
  二、农牧业生产水平提高第77-78页
  三、手工业发展第78-80页
 第五节 帕竹时期经济交往第80-87页
  一、藏族首领与中央王朝的贡赐贸易第80-83页
  二、茶马互市第83-85页
  三、纳藏贸易交流第85-86页
  四、藏区市场发展和拉萨商业中心形成第86-87页
 第六节 农奴制经济走向鼎盛第87-90页
  一、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形成第87-88页
  二、清廷对藏族农奴减免差税第88-89页
  三、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转变第89-90页
结语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后记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当代蒙古族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