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森林群落分析与生态风景林规划
1.前言 | 第1-24页 |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生态风景林建设现状 | 第20-23页 |
·生态风景林的含义 | 第20-21页 |
·生态风景林研究与建设的现状 | 第21-23页 |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生态文明的呼唤 | 第23页 |
·完善城市功能的必然 | 第23-24页 |
·改善投资环境的抉择 | 第24页 |
·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需要 | 第24页 |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要求 | 第24页 |
2.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条件 | 第24-28页 |
·自然条件 | 第25页 |
·气候条件 | 第25页 |
·地形地貌 | 第25页 |
·河流水系 | 第25页 |
·森林资源 | 第25-27页 |
·地理区位 | 第27页 |
·经济基础 | 第27页 |
·林业状况 | 第27-28页 |
3.研究内容 | 第28页 |
·深圳市森林土壤类型与主要植被类型 | 第28页 |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规划 | 第28页 |
4.研究方法 | 第28-39页 |
·森林土壤类型的调查 | 第28-29页 |
·植被类型的调查方法 | 第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9页 |
·森林土壤类型和特点 | 第29-32页 |
·深圳市主要植被类型 | 第32-37页 |
·森林植被演替规律 | 第37页 |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 第37-39页 |
5.生态风景林规划 | 第39-80页 |
·生态风景林规划概述 | 第39-42页 |
·工程性质与建设范围 | 第39页 |
·规划依据 | 第39-40页 |
·指导思想 | 第40页 |
·规划原则 | 第40-42页 |
·规划期限与目标 | 第42页 |
·规划期限 | 第42页 |
·规划期目标 | 第42页 |
·战略目标 | 第42页 |
·生态风景林规划 | 第42-62页 |
·森林景观现状 | 第42-43页 |
·林种布局原则 | 第43页 |
·林种规划 | 第43-51页 |
·水源涵养林 | 第50页 |
·水土保持林 | 第50页 |
·道路防护林 | 第50页 |
·沿海防护林 | 第50页 |
·特种用途林 | 第50-51页 |
·林种规划重点 | 第51-52页 |
·生态建设的重点 | 第51-52页 |
·景观建设重点 | 第52页 |
·基础建设的重点 | 第52页 |
·工程管理的重点 | 第52页 |
·森林景观规划 | 第52-54页 |
·规划指导思想 | 第52页 |
·规划原则 | 第52-53页 |
·森林景观分区规划 | 第53-54页 |
·树种选择 | 第54-62页 |
·选择原则 | 第54页 |
·树种选择 | 第54页 |
·树种配置 | 第54-55页 |
·景观树种规划模式 | 第55-58页 |
·生态风景林树种特性 | 第58-62页 |
·营造技术 | 第62-64页 |
·指导思想 | 第62页 |
·设计原则 | 第62页 |
·措施类型 | 第62-63页 |
·无林地造林型 | 第62页 |
·林分改造型 | 第62-63页 |
·封育管护型 | 第63页 |
·技术措施 | 第63-64页 |
·林地清理 | 第63页 |
·造林密度 | 第63页 |
·整地 | 第63-64页 |
·施肥 | 第64页 |
·苗木规格 | 第64页 |
·栽植时间 | 第64页 |
·抚育管理 | 第64页 |
·分期实施规划 | 第64-66页 |
·规划原则 | 第64页 |
·工程量年度规划 | 第64-65页 |
·苗木需要量规划 | 第65页 |
·肥料需要量规划 | 第65-66页 |
·投资概算 | 第66-75页 |
·概算依据 | 第66-68页 |
·概算说明 | 第68页 |
·投资概算 | 第68-75页 |
·资金筹措 | 第75页 |
·效益分析 | 第75-78页 |
·生态效益 | 第76-77页 |
·涵养水源 | 第76页 |
·保持水土 | 第76页 |
·保肥效益 | 第76页 |
·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 第76-77页 |
·净化空气 | 第77页 |
·吸滞尘埃,降低噪音 | 第77页 |
·社会效益 | 第77-78页 |
·经济效益 | 第78页 |
·措施与建议 | 第78-80页 |
·建立完善的组织保证体系 | 第79页 |
·强化宣传,统一思想 | 第79页 |
·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 第79页 |
·建立强大的科技保障体系 | 第79页 |
·建立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 第79-80页 |
·研究政策,加强法制建设 | 第80页 |
6.结论与讨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表 | 第8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