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国际税收协定的起源及规范化发展 | 第10-16页 |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起源 | 第10-11页 |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规范化发展 | 第11-16页 |
(一) 两个范本的产生 | 第11-12页 |
(二) OECD范本的历史演进 | 第12-16页 |
第二部分 1992年以来 OECD范本内容的更新变化 | 第16-23页 |
一、范本条文修订的变化 | 第16-17页 |
(一) 以国内法来解释协定的时效及范围问题 | 第16页 |
(二) 对租金收益的征税问题 | 第16页 |
(三) 居留183天的计算问题 | 第16-17页 |
(四) 协助征收的问题 | 第17页 |
二、范本注释修订的主要变化 | 第17-21页 |
(一) 对传导公司与基地公司的处理 | 第17-18页 |
(二) 常设机构所得的归属 | 第18页 |
(三) 关于资本弱化问题 | 第18页 |
(四) 对新型融资手段处理 | 第18页 |
(五) 关于第三国收入 | 第18页 |
(六) 关于软件交易 | 第18页 |
(七) 将电子商务的课税问题纳入修订范围 | 第18-21页 |
三、OECD修订工作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一) 加强与非成员国的交流 | 第21页 |
(二) 设立专门机构研究热点问题 | 第21-22页 |
(三) 着重解释现有定义、规则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范本更新的若干热点问题 | 第23-48页 |
一、常设机构 | 第23-29页 |
(一) 常设机构规则 | 第23页 |
(二) OECD协定范本对常设机构的定义 | 第23-24页 |
(三) OECD常设机构定义的更新变化 | 第24-29页 |
二、电子商务 | 第29-40页 |
(一) 对常设机构概念的影响 | 第29-36页 |
(二) 对所得分类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三) 电子商务的更新特点 | 第39-40页 |
三、股票期权 | 第40-44页 |
(一) 有关背景 | 第40-41页 |
(二) 报告提出的问题及相关更新 | 第41-44页 |
四、协助征收 | 第44-48页 |
(一) 与一个长久以来的惯例相违背,即不协助他国的税收实施 | 第44页 |
(二) 不是对所有的协定均适用 | 第44-45页 |
(三) 应用于所有税收 | 第45页 |
(四) 有义务进行征收和采取保全措施 | 第45页 |
(五) 不适用给予协助国的规定优先和时间限制 | 第45-46页 |
(六) 在给予协助国无权合法地质疑接受协助国的税收主张 | 第46页 |
(七) 无义务给予协助的情况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研究 OECD范本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3页 |
一、我们应重点研究和借鉴 OECD范本 | 第48-49页 |
二、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更适用 OECD范本 | 第49-50页 |
三、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参与国际交流 | 第50-51页 |
四、综合思考,跟上范本更新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