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支气管哮喘病寒饮蕴肺证的机理研究

引言第1-19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9-39页
 一、肺主行水理论及其与肺阳的关联第19-24页
  (一) 肺主行水的基本内涵第19-20页
  (二) 肺阳的渊源与概念第20-22页
  (三) 肺阳在肺主行水中的重要作用第22-24页
 二、寒饮蕴肺证的理论第24-29页
  (一) 寒饮蕴肺证的概念、审证要点及治疗第24-25页
  (二) 寒饮蕴肺证的形成机制及病理机制第25-28页
  (三) 寒饮蕴肺证与肺主行水的关系第28-29页
 三、有关哮喘病的中西医比较第29-31页
  (一) 中西医哮喘的概念第29-30页
  (二) 中西医哮喘病名的可比性第30-31页
 四、寒饮蕴肺证的类证和异病同证鉴别第31-34页
  (一) 寒饮蕴肺证的类证鉴别第31-34页
  (二) 寒饮蕴肺证的异病同证鉴别第34页
 五、温阳化饮方在哮喘病寒饮蕴肺证中的应用依据第34-39页
  (一) 模型评价的标准第34-35页
  (二) 温阳化饮,切中寒饮蕴肺证病机第35页
  (三) 温阳化饮方的作用分析第35-39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39-57页
 一、实验原理和目的第39页
 二、实验材料第39-40页
  (一) 实验动物第39页
  (二) 实验用药第39-40页
  (三)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0页
 三、实验方法第40-42页
  (一) 分组方法第40页
  (二) 动物造模与处理方法第40-41页
  (三) 观测指标与方法第41页
  (四) 统计方法第41-42页
 四、实验结果第42-49页
  (一) 一般体征的观察第42页
  (二) 体重变化第42-43页
  (三) 体温的比较第43-44页
  (四) 饮水量的记录第44页
  (五) 血气分析第44-46页
  (六) 肺组织β-ARmRNA的表达第46-48页
  (七)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第48-49页
 五、讨论第49-57页
  (一) 支气管哮喘病寒饮蕴肺证大鼠病理模型的建立与再评价第49-52页
  (二) 支气管哮喘病寒饮蕴肺证的内在机制第52-54页
  (三) 温阳化饮方疗效及作用机制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网络初始权值优化技术在移动机器人学习中的应用
下一篇:内关治疗早搏的特异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