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9页 |
| ·背景 | 第6页 |
| ·文献综述 | 第6-17页 |
| ·大型藻类基因工程 | 第6-10页 |
| ·大型藻类基因组的研究 | 第6-7页 |
| ·大型藻类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 | 第7-8页 |
| ·大型藻类遗传转化模型的建立 | 第8-9页 |
| ·大型藻类表达系统的建立 | 第9-10页 |
| ·生物过程的发展 | 第10-11页 |
| ·大型藻类细胞及组织培养 | 第11-14页 |
| ·大型藻类悬浮体系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 第14-16页 |
| ·光能培养的限制因素 | 第16-17页 |
| ·目标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摇瓶悬浮培养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细胞并研究其生长特性 | 第19-25页 |
| ·介绍 | 第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 | 第19-20页 |
| ·海带配子体及培养基 | 第19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 | 第19-20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的保存 | 第20页 |
| ·干重的测定 | 第20页 |
| ·叶绿素a测定 | 第20-21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1-24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曲线 | 第21-23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特点 | 第23-24页 |
| ·结论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300 mL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转基因海带配子体并优化过程条件 | 第25-39页 |
| ·介绍 | 第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 | 第25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的保存 | 第25页 |
| ·GP2 人工海水 | 第25-26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的预培养 | 第26-27页 |
| ·反应器设计 | 第27-28页 |
| ·反应器操作 | 第28页 |
| ·反应器基本培养条件 | 第28-29页 |
| ·分批培养和流加培养 | 第29页 |
| ·干重测定 | 第29页 |
| ·叶绿素a测定 | 第29页 |
| ·rt-PA活性检测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 ·生长曲线 | 第30页 |
| ·不同培养方式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初始密度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 ·通气量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氮盐、磷盐浓度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细胞rt-PA蛋白活性检测 | 第32-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2500 ml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转基因海带配子体及光照方式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9-47页 |
| ·介绍 | 第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 | 第39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的保存 | 第39页 |
| ·GP2 人工海水 | 第39页 |
| ·转基因海带配子体的预培养 | 第39-40页 |
| ·反应器设计 | 第40页 |
| ·反应器操作 | 第40-41页 |
| ·反应器基本培养条件 | 第41页 |
| ·光照方式 | 第41-44页 |
| ·干重测定 | 第44页 |
| ·结果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论文发表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