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
综述 | 第1-30页 |
导论 | 第30-46页 |
第一节 网络传媒的概念和类型 | 第30-40页 |
第二节 研究网络传媒经营的意义 | 第40-46页 |
第一章 数字化时代推动了网络传媒的经营 | 第46-85页 |
第一节 传播格局的数字化倾向 | 第46-51页 |
一、数字化对传媒的普遍影响 | 第48页 |
二、传播格局和传媒自身也发生了变化 | 第48-51页 |
第二节 传媒研究理论和方法有了新发展 | 第51-60页 |
一、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再认识 | 第52-58页 |
二、国内外传媒理论研究机构的改进 | 第58-60页 |
第三节 网络传媒经营的规律和内容 | 第60-85页 |
一、特征变化 | 第60-61页 |
二、运营规律 | 第61-62页 |
三、内容分析 | 第62-85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的现状透析 | 第85-123页 |
第一节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已体现出产业化特点 | 第85-92页 |
一、我国的网络传媒是呈阶梯式发展 | 第85-87页 |
二、商机变得越来越大 | 第87-92页 |
第二节 我国的网络传媒经营现状分析 | 第92-123页 |
一、普遍采用三种运营模式 | 第92-95页 |
二、最常见的八种赢利模式 | 第95-101页 |
三、赢利空间正不断成长和突破 | 第101-120页 |
四、中国特色已经初现 | 第120-123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的拓展研究 | 第123-197页 |
第一节 加强对我国传媒政策的研究 | 第123-130页 |
一、政策面的传媒体制改革 | 第123-125页 |
二、传媒业的积极应对 | 第125-127页 |
三、规范经营活动 | 第127-130页 |
第二节 从内容入手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130-152页 |
一、重提“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30-132页 |
二、内容改善的几个方面 | 第132-147页 |
三、网页设计的十个注意 | 第147-151页 |
四、内容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第151-152页 |
第三节 与传统传媒的竞争与合作 | 第152-192页 |
一、竞争位势分析 | 第152-166页 |
二、竞争与挑战 | 第166-170页 |
三、渗透与合作 | 第170-175页 |
四、未来的震荡 | 第175-180页 |
五、跨媒体经营的可行性 | 第180-190页 |
六、竞合关系总结 | 第190-192页 |
第四节 网络营销的技巧分析和品牌管理 | 第192-197页 |
一、增加网络传媒竞争调研的透明度 | 第192-193页 |
二、网络传媒的市场拓展和销售 | 第193-194页 |
三、网络传媒的公共关系和顾客服务 | 第194-195页 |
四、网上广告 | 第195页 |
五、降低产品支持费用 | 第195-196页 |
六、增强品牌形象 | 第196-197页 |
第四章 经济资本的策略和运用 | 第197-238页 |
第一节 风险投资钟情我国网络传媒 | 第197-206页 |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和特征 | 第197-199页 |
二、国际风险投资更加理性 | 第199-200页 |
三、我国网络传媒刚刚复苏 | 第200-203页 |
四、风险投资热衷追逐我国网络传媒中的几个新领域 | 第203-206页 |
第二节 我国网络传媒掀起第二次上市热潮 | 第206-214页 |
一、海外上市近期表现不俗 | 第207-212页 |
二、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国内合并上市 | 第212-213页 |
三、最佳上市时期还没有到来 | 第213-214页 |
第三节 推动传媒的并购和重组 | 第214-225页 |
一、全球化的媒体并购还远没有结束 | 第214-218页 |
二、推动我国媒介产业资本化过程的加快 | 第218-220页 |
三、推动我国传媒业的股权发生变化 | 第220-225页 |
第四节 正确把握网络传媒业的资本往来 | 第225-238页 |
一、资本往来带来的必然走势 | 第226-228页 |
二、资本运营更受重视 | 第228-229页 |
三、未来更多资本还会注入 | 第229-238页 |
第五章 网络文化资本的经营价值 | 第238-266页 |
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生存态势 | 第238-249页 |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 第239-240页 |
二、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240-243页 |
三、网络文化的四大悖论 | 第243-249页 |
第二节 网络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关系 | 第249-259页 |
一、网络文化资本的全球性特征 | 第250-254页 |
二、我国网络文化资本运营现状 | 第254-258页 |
三、警惕负面因素的破坏作用 | 第258-259页 |
第三节 充分挖掘网络文化资本的价值 | 第259-266页 |
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业 | 第260-261页 |
二、网络经济文化力的挖掘、开发与建构 | 第261-262页 |
三、把文化资本创值作为发展战略 | 第262-263页 |
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保证 | 第263-264页 |
五、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 | 第264-266页 |
结语 | 第266-268页 |
参考文献 | 第268-27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278-279页 |
声明 | 第279-280页 |
致谢 | 第280-281页 |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 第2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