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操作系统论文--实时操作系统论文

容错实时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实时系统概述第13-16页
  1.2.1 实时系统概念第13-14页
  1.2.2 实时任务调度第14-16页
  1.2.3 可调度性分析第16页
 1.3 OSEK/VDX标准概述第16-19页
  1.3.1 OSEK/VVDX标准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3.2 OSEK OS第18-19页
 1.4 系统可靠性和容错第19-22页
 1.5 研究动机第22-24页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第24-25页
 1.7 论文结构第25-26页
第2章 研究基础和现状第26-44页
 2.1 实时系统模型第26-29页
  2.1.1 单处理器系统第27-28页
  2.1.2 分布式系统第28-29页
 2.2 资源访问控制协议第29-31页
 2.3 错误模型和容错模型第31-32页
 2.4 可调度性分析技术现状第32-43页
  2.4.1 基于CPU利用率的可调度性分析第32-34页
  2.4.2 基于系统响应时间的可调度性分析第34-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混合抢占调度的可调度性分析第44-56页
 3.1 计算模型和假设第44-45页
 3.2 单处理器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的基本方法第45-46页
 3.3 无容错的混合抢占调度第46-49页
  3.3.1 可抢占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第46-48页
  3.3.2 不可抢占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第48-49页
 3.4 容错的混合抢占调度第49-55页
  3.4.1 容错可抢占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第49-50页
  3.4.2 容错不可抢占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第50-52页
  3.4.3 可调度性分析示例第52-53页
  3.4.4 错误最小间隔时间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分组抢占调度的可调度性分析第56-62页
 4.1 计算模型与假设第56-57页
 4.2 正常运行时的分组抢占调度第57-60页
 4.3 容错的分组抢占调度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抢占门限调度的可调度性分析第62-80页
 5.1 计算模型与假设第62-64页
 5.2 正常运行时的抢占门限调度第64-66页
 5.3 容错的抢占门限调度第66-68页
 5.4 抢占门限优先级分配第68-76页
  5.4.1 基于遍历的最优分配第68-73页
  5.4.2 启发式抢占门限分配算法第73-76页
 5.5 性能评价和比较第76-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6章 分布式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第80-104页
 6.1 计算模型和假设第80-82页
 6.2 分布式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第82-84页
 6.3 任务本地响应时间第84-94页
  6.3.1 最大响应时间算法第84-89页
  6.3.2 最小响应时间算法第89-94页
 6.4 消息本地响应时间第94-96页
  6.4.1 消息最大响应时间第95-96页
  6.4.2 消息最小响应时间第96页
 6.5 分布式系统集成可调度性分析算法第96-99页
 6.6 性能评价和比较第99-103页
 6.7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7章 面向工程应用的可调度性分析第104-120页
 7.1 应用需求第104-105页
 7.2 操作系统开销对响应时间的影响第105-110页
  7.2.1 中断响应延迟第107-108页
  7.2.2 任务调度开销第108页
  7.2.3 中断服务的影响第108-109页
  7.2.4 SmartOSEK的系统性能参数第109-110页
 7.3 支持OSEK/VDX标准的时间性能分析工具第110-118页
  7.3.1 SmartDesigner第112-113页
  7.3.2 SmartOIL第113-114页
  7.3.3 SmartTracer第114-115页
  7.3.4 SmartAnalyser第115-118页
 7.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8章 结束语第120-122页
 8.1 本文工作总结第120-121页
 8.2 未来工作设想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项目情况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OCDMA编码技术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三角范畴及其上的T-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