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保险中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船舶保险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船舶保险合同的特点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外船舶保险条款 | 第11-14页 |
第三节 中国船舶保险条款 | 第14-16页 |
一、86条款的由来 | 第14-15页 |
二、86条款的种类 | 第15页 |
三、86条款的法律适用 | 第15-16页 |
四、86条款的落后性 | 第16页 |
第四节 当前我国船舶保险中有争议的几个法律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间接碰撞 | 第18-3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船舶碰撞的概念 | 第19-23页 |
一、传统的船舶碰撞概念 | 第19-20页 |
二、船舶碰撞的新概念 | 第20页 |
三、船舶碰撞的新概念和传统概念的区别 | 第20-21页 |
四、船舶碰撞新概念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相关法律条文 | 第23-24页 |
一、我国相关的法律条文 | 第23-24页 |
二、国际上相关的法律条文 | 第24页 |
第四节 相关保险条款 | 第24-27页 |
一、86条款 | 第24-25页 |
二、中船保保险条款 | 第25页 |
三、协会船舶保险条款 | 第25-27页 |
四、其他国家船舶保险条款 | 第27页 |
第五节 人保内部解释对被保险人的约束力 | 第27-28页 |
一、保险条款的法律效力 | 第28页 |
二、保险条款解释的法律效力 | 第28页 |
第六节 如何解释86条款中的碰撞责任条款 | 第28-31页 |
一、适用《海商法》 | 第28-29页 |
二、适用《保险法》 | 第29-30页 |
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适航 | 第31-45页 |
第一节 适航的概念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各国法律之比较 | 第32-35页 |
一、英国法 | 第32-33页 |
二、美国法 | 第33页 |
三、德国商法典 | 第33-34页 |
四、我国《海商法》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船舶不适航构成拒赔的条件 | 第35-42页 |
一、船舶不适航 | 第35-36页 |
二、船舶开航时 | 第36-38页 |
三、被保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此种不适航 | 第38-39页 |
四、因船舶不适航所致的损失、责任或费用 | 第39-42页 |
第四节 终止条款和船级条款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告知义务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告知义务概述 | 第45-47页 |
一、告知义务的定义 | 第45页 |
二、告知义务的目的 | 第45页 |
三、告知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45-46页 |
四、告知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46页 |
五、告知义务与通知义务的区别 | 第46页 |
六、告知义务与最大诚信义务的区别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告知义务的履行标准 | 第47-53页 |
一、合同订立前 | 第47-48页 |
二、被保险人知道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 | 第48-49页 |
三、影响保险人的重要情况 | 第49-51页 |
四、如实告知 | 第51-53页 |
五、无需告知 | 第53页 |
第三节 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53-57页 |
一、中英相关法律之比较 | 第53-54页 |
二、被保险人故意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54-55页 |
三、被保险人非故意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55页 |
四、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要件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