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基于IMS的多网融合演进的解决方案部署原则 | 第12页 |
·基于IMS的多网融合演进的组网方案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32页 |
·IMS前景分析 | 第14-23页 |
·现有网络现状 | 第14-18页 |
·IMS网络业务提供能力 | 第18-21页 |
·用户及业务需求研究 | 第21-23页 |
·IMS技术简介 | 第23-32页 |
·IMS背景知识-3GPP协议发展 | 第23-25页 |
·IMS背景知识-SIP协议 | 第25-26页 |
·IMS网络结构 | 第26-27页 |
·IMS各网元功能 | 第27-30页 |
·IMS接口和协议 | 第30-32页 |
第三章 IMS多网融合的解决方案研究 | 第32-39页 |
·组网模型研究 | 第32-37页 |
·VOBB组网 | 第32-33页 |
·融合Centrex组网 | 第33页 |
·融合会议组网 | 第33-34页 |
·固网网改组网 | 第34-37页 |
·多网融合解决方案 | 第37-39页 |
·与PSTN/PLMN网络融合互通 | 第37页 |
·与其他分组网络融合互通 | 第37-38页 |
·与TD-SCDMA网络融合互通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江苏移动IMS组网方案设计及优化 | 第39-75页 |
·江苏移动IMS组网方案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标准符合度 | 第39页 |
·核心网网元部署原则 | 第39页 |
·容灾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逻辑组网 | 第40-41页 |
·核心网络建设方案 | 第41-43页 |
·承载网络方案 | 第43-53页 |
·网路互通方案 | 第53-54页 |
·IMS与移动CS域互通 | 第53-54页 |
·IMS与铁通或其他运营商网络互通 | 第54页 |
·IMS与信令网互通原则 | 第54页 |
·寻址与路由方案 | 第54-61页 |
·IMS网内的路由 | 第54-55页 |
·SBC的发现 | 第55-56页 |
·语音类网间互通路由原则 | 第56-57页 |
·IMS用户呼叫中国移动PLMN用户 | 第57-58页 |
·IMS用户呼叫他网用户(以铁通为例) | 第58-59页 |
·中国移动PLMN用户呼叫IMS用户 | 第59页 |
·他网用户PSTN用户呼叫IMS用户(以铁通为例) | 第59-60页 |
·消息类网间互通路由原则 | 第60页 |
·视频类网间互通路由原则 | 第60-61页 |
·网络冗灾与备份 | 第61-63页 |
·P-CSCF负荷分担冗灾 | 第61页 |
·I-CSCF负荷分担冗灾 | 第61页 |
·S-CSCF负荷分担冗灾 | 第61-62页 |
·HSS 2+1静态备份 | 第62页 |
·SLF 1+1静态备份 | 第62页 |
·MGCF 1+1负荷分担冗灾 | 第62-63页 |
·接入场景说明 | 第63-64页 |
·PON接入 | 第63-64页 |
·AG/DSLAM接入 | 第64页 |
·PBX的接入 | 第64页 |
·QoS解决方案 | 第64-71页 |
·E2E QoS总体方案 | 第64-65页 |
·上行业务的QOS | 第65-66页 |
·下行业务的QOS | 第66页 |
·接入网QoS方案 | 第66页 |
·OLT QoS策略 | 第66-67页 |
·ONU QoS策略 | 第67页 |
·eSpace业务QOS方案 | 第67页 |
·数通QOS方案 | 第67页 |
·SBC QoS方案 | 第67-68页 |
·安全解决方案 | 第68-71页 |
·支撑系统方案 | 第71-75页 |
·网络管理系统(NMS) | 第71-72页 |
·计费系统(BOSS) | 第72-74页 |
·业务发放系统(BOSS)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缩略语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