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环境监测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引言 | 第1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电磁环境监测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电磁环境监测的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2 可视化技术概述 | 第12-15页 |
2.1 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2.2 可视化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2.3 可视化技术的作用 | 第13-15页 |
3 可视化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15-21页 |
3.1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取 | 第15页 |
3.2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 第15-18页 |
3.2.1 组件式GIS系统的特点 | 第16-17页 |
3.2.2 组件式GIS开发平台的结构 | 第17-18页 |
3.3 MAPX组件技术及主要功能 | 第18-21页 |
3.3.1 MapX的空间数据结构 | 第19-20页 |
3.3.2 MapX组件的模型结构 | 第20-21页 |
4 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 第21-23页 |
4.1 可视化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21-22页 |
4.2 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框架 | 第22-23页 |
5 可视化系统的实现 | 第23-56页 |
5.1 等值线的绘制原理 | 第23-40页 |
5.1.1 等值线绘制流程图 | 第23-25页 |
5.1.2 数字高程模型(D EM)的建立 | 第25-34页 |
5.1.2.1 DTM与 DEM概念 | 第25-26页 |
5.1.2.2 DEM的建立 | 第26-29页 |
5.1.2.3 数据内插方法 | 第29-34页 |
5.1.3 等值线追踪算法 | 第34-37页 |
5.1.4 等值线光滑算法 | 第37-40页 |
5.2 等值线的绘制过程 | 第40-49页 |
5.2.1 读入离散数据 | 第41-42页 |
5.2.2 格网化程序设计 | 第42-45页 |
5.2.3 等值点的计算 | 第45-46页 |
5.2.4 等值点的追踪 | 第46-48页 |
5.2.5 等值线的搜索 | 第48-49页 |
5.2.5 等值线的光滑及标注 | 第49页 |
5.3 等值线在 MAPX平台上的绘制实现 | 第49-56页 |
5.3.1 在 MapX平台上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49-52页 |
5.3.2 等值线在 MapX平台上的绘制过程 | 第52-54页 |
5.3.3 等值线在 MapX平台上的绘制示例 | 第54-56页 |
6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2-63页 |
论文声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