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直方图的空间位置关系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空间位置关系基础理论 | 第15-29页 |
| ·空间关系 | 第15页 |
| ·空间对象的分类 | 第15-16页 |
| ·空间拓扑关系 | 第16-17页 |
| ·空间方向关系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 ·方向关系的定义 | 第17-18页 |
| ·基本方向关系 | 第18页 |
| ·三种参考框架 | 第18-19页 |
| ·方向关系的性质 | 第19-20页 |
| ·空间方向关系描述的特点 | 第20页 |
| ·空间方向关系的形式化模型 | 第20-26页 |
| ·质心(点)对象模型 | 第20-21页 |
| ·区域对象模型 | 第21-22页 |
| ·Voronoi图模型 | 第22-23页 |
| ·直方图表示模型 | 第23-25页 |
| ·模型之间的比较 | 第25-26页 |
| ·空间方向关系模糊模型 | 第26-28页 |
| ·模糊集 | 第27页 |
| ·改进的模糊锥形模型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F直方图算法与应用 | 第29-38页 |
| ·F直方图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 ·点对象之间的模糊方向关系 | 第29-30页 |
| ·区域对象之间的方向关系 | 第30页 |
| ·对象间方向关系的四个基本属性 | 第30-32页 |
| ·处理区域对象的纵剖线 | 第32-35页 |
| ·处理点对的函数φ | 第32-33页 |
| ·处理线段的函数(?) | 第33-34页 |
| ·处理纵剖线的函数F | 第34-35页 |
| ·权值函数的选择 | 第35页 |
| ·F直方图的计算 | 第35-37页 |
| ·F直方图权值的计算 | 第35-36页 |
| ·实际图片中对象的F直方图的计算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内部参考框架下的方向关系判定 | 第38-45页 |
| ·F直方图权值的处理 | 第38-39页 |
| ·权值函数的选择 | 第38-39页 |
| ·直方图权值处理函数H | 第39页 |
| ·基本方向关系 | 第39页 |
| ·聚合的方向关系判定方法 | 第39-42页 |
| ·权值和基本方向隶属度 | 第40页 |
| ·主要方向的判定 | 第40-41页 |
| ·"中间(middle)"方向关系判定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 ·基于方向置信度的方向关系判定方法 | 第42-44页 |
| ·方向的有效性和偏移性 | 第42页 |
| ·考虑方向置信度的方向判定方法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内部参考框架下的自然语言描述生成 | 第45-53页 |
| ·在内部参考框架下空间关系描述语言的特点 | 第45-46页 |
| ·内部参考框架下的空间关系词典 | 第46页 |
| ·基于聚合的方法自然语言描述生成 | 第46-48页 |
| ·基于模糊规则的自然语言描述生成方法 | 第46-48页 |
| ·实验结果 | 第48页 |
| ·基于方向置信度的方法自然语言描述生成 | 第48-52页 |
| ·确定主次方向 | 第48-49页 |
| ·基于模糊规则的方法选取修饰词 | 第49-50页 |
| ·不同拓扑关系下的自然语言描述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