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图表目录 | 第8-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7页 |
| ·机群系统 | 第9-12页 |
| ·机群系统重要特征 | 第9-10页 |
| ·机群系统优点 | 第10页 |
| ·机群系统带来的挑战 | 第10-12页 |
| ·机群操作系统 | 第12-13页 |
| ·中间件与分布式构件技术 | 第13-17页 |
| ·中间件 | 第13-15页 |
| ·构件 | 第15-16页 |
| ·中间件与构件的关系 | 第16-17页 |
| ·研究高可用的目的 | 第17-18页 |
| ·课题内容 | 第18页 |
| ·本文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高可用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 ·基本概念和术语 | 第19-21页 |
| ·单节点或单服务系统的可用度 | 第21页 |
| ·可用度的表达 | 第21-22页 |
| ·提高可用性的途径 | 第22-25页 |
| ·可靠性技术 | 第22-23页 |
| ·可修复性技术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曙光4000机群操作系统的高可用性 | 第25-40页 |
| ·机群操作系统设计思想 | 第25-29页 |
| ·服务 | 第25-28页 |
| ·服务的提出 | 第25页 |
| ·基于服务的一般模型 | 第25-26页 |
| ·基于服务的优势 | 第26-27页 |
| ·机群操作系统对服务的需求 | 第27-28页 |
| ·一体化构件 | 第28-29页 |
| ·一体化构件思想的提出 | 第28页 |
| ·机群操作系统对一体化构件的需求 | 第28-29页 |
| ·机群操作系统结构 | 第29-30页 |
| ·机群操作系统高可用性设计 | 第30-36页 |
| ·系统内核的高可用 | 第31-34页 |
| ·内核高可用方案gsd的提出 | 第31页 |
| ·gsd管理方案 | 第31-34页 |
| ·系统构件的高可用 | 第34-35页 |
|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高可用 | 第35-36页 |
|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分类 | 第35页 |
| ·高可用环境的组成 | 第35-36页 |
| ·HA触发器在机群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 第36页 |
| ·高可用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 | 第36-40页 |
| ·可扩展性 | 第36-37页 |
| ·高可用管理自身的高可用性 | 第37页 |
| ·对应用程序的支持 | 第37-39页 |
| ·实现中的其它问题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高可用管理软件的体系结构 | 第40-53页 |
| ·机群高可用软件常见结构 | 第40-41页 |
| ·分布式结构 | 第40-41页 |
| ·集中式结构 | 第41页 |
| ·HA触发器的体系结构 | 第41-43页 |
| ·HA触发器自身的高可用 | 第43-48页 |
| ·HA触发器的心跳算法 | 第44-45页 |
| ·HA触发器的数据备份 | 第45-46页 |
| ·HA触发器故障处理 | 第46-48页 |
| ·HA触发器对应用程序的支持 | 第48-51页 |
| ·支持应用程序高可用的策略 | 第48-49页 |
| ·HA触发器与应用程序的接口 | 第49-51页 |
| ·HA触发器可扩展性分析 | 第51-52页 |
| ·故障处理延迟分析 | 第51页 |
| ·通信费用 | 第51-52页 |
| ·HA触发器体系结构特点 | 第52-53页 |
| ·服务位置的透明性和可移动性 | 第52页 |
| ·高可用性 | 第52页 |
| ·具有构件化所要求的封装性和可重用性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HA触发器功能设计 | 第53-58页 |
| ·HA触发器功能目标 | 第53-54页 |
| ·服务端master的功能 | 第53-54页 |
| ·服务端backup的功能 | 第54页 |
| ·客户端的功能 | 第54页 |
| ·HA触发器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 第54-56页 |
| ·HA触发器的初始化 | 第54页 |
| ·HA触发器的定位 | 第54-55页 |
| ·注册注销HA的过程 | 第55-56页 |
| ·HA触发器的应用故障处理 | 第56页 |
| ·HA触发器使用实例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高可用管理对服务可用性的影响 | 第58-65页 |
| ·机群系统中服务运行状态的特征分析 | 第58-59页 |
| ·多实例不可迁移 | 第59-61页 |
| ·生灭过程(Birth-Death Process) | 第59-60页 |
| ·多实例应用可用度模型 | 第60-61页 |
| ·多实例可迁移 | 第61-65页 |
| ·基本条件 | 第61-62页 |
| ·状态间转换关系 | 第62-64页 |
| ·各个状态稳态概率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本文的贡献 | 第65页 |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