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2-14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的理论分析 | 第14-17页 |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的内涵 | 第14-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4页 |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所涉及的当事人 | 第14-15页 |
·相关理论借鉴 | 第15-17页 |
·汇率决定理论 | 第15-16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 第16页 |
·结构—行为—绩效框架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QFII制度国际经验与我国大陆的比较 | 第17-23页 |
·国际经验 | 第17-19页 |
·资格条件 | 第17页 |
·投资登记 | 第17-18页 |
·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 | 第18页 |
·资金的汇入汇出管制 | 第18-19页 |
·我国大陆的QFII制度 | 第19-21页 |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所必备的条件 | 第19-20页 |
·投资登记 | 第20页 |
·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 | 第20页 |
·资金的汇入汇出管制 | 第20-21页 |
·QFII制度国际经验与我国大陆QFII制度的异同 | 第21-23页 |
·资格条件方面的异同 | 第21页 |
·投资登记方面的异同 | 第21-22页 |
·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方面的异同 | 第22页 |
·资金汇入汇出管制方面的异同 | 第22-23页 |
第4章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的影响 | 第23-32页 |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 第23-27页 |
·有利于大量吸引外资 | 第23-24页 |
·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资本市场 | 第24页 |
·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力度 | 第24-25页 |
·有利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25页 |
·拉近差价促进A股B股合并 | 第25-26页 |
·有利于形成理性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 第26页 |
·有利于证券市场监管方式的转变 | 第26-27页 |
·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可能引起汇率的频繁波动 | 第27页 |
·加快我国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27-29页 |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29-32页 |
·利率与汇率的联系会更加密切 | 第29-30页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挑战 | 第30-32页 |
第5章 境外金融资本入市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国内A股市场的股权结构分裂 | 第32-33页 |
·上市公司质量不尽如人意 | 第33页 |
·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过高 | 第33页 |
·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33-34页 |
·投资品种与避险工具的缺乏 | 第34页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僵化面临升值压力 | 第34-35页 |
·国际游资冲击导致外汇监管难度增大 | 第35-3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6-44页 |
·研究结论 | 第36页 |
·政策建议 | 第36-44页 |
·逐步解决股权结构分裂问题 | 第36-37页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第37页 |
·逐步消除金融市场高度垄断的局面 | 第37-38页 |
·健全的国际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页 |
·创新金融产品为QFII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 第38-39页 |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 第39-40页 |
·培育壮大国内机构投资者 | 第40页 |
·培养精通国际金融证券业务的人才 | 第40-41页 |
·放宽汇率波幅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41页 |
·增强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能力 | 第41-42页 |
·构建适宜的证券外汇监管体制 | 第42-44页 |
第7章 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