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低温送风气流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任务 | 第15-16页 |
| 第2章 射流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 ·射流分类 | 第16-17页 |
| ·紊流射流 | 第17-28页 |
| ·紊流射流的分区结构 | 第17-18页 |
| ·射流计算的假设 | 第18页 |
| ·射流的计算公式 | 第18-19页 |
| ·射流速度衰减系数(K1)和射流温度衰减系数(K2) | 第19-25页 |
| ·非等温射流 | 第25-27页 |
| ·贴附射流 | 第27-28页 |
| 第3章 射流分离距离的计算方法 | 第28-40页 |
| ·现有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 ·方法1 | 第28-29页 |
| ·方法2 | 第29-30页 |
| ·方法3 | 第30页 |
| ·方法4 | 第30-31页 |
| ·方法5 | 第31页 |
|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31-34页 |
| ·实验说明 | 第32页 |
| ·送风口的射流分离距离的计算 | 第32-34页 |
| ·探讨新的计算方法 | 第34-40页 |
| ·实验验证射流分离距离计算的新方法 | 第34-35页 |
| ·新方法的意义 | 第35-40页 |
| 第4章 射流分离距离的分析和控制 | 第40-48页 |
| ·低温射流下落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 第40-43页 |
| ·吹风感的产生 | 第40-42页 |
| ·产生停滞区域 | 第42-43页 |
| ·室内负荷对射流分离距离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室内负荷的位置对射流分离距离的影响 | 第43页 |
| ·部分负荷时射流分离距离的分析与控制 | 第43-44页 |
| ·供热工况时射流分离距离的分析 | 第44-45页 |
| ·房间空间结构对射流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贴附射流的特点及其对射流分离距离的影响 | 第45页 |
| ·射流与吊顶之间的距离对射流的影响 | 第45页 |
| ·天花板的梁以及室内障碍物对射流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采用动量方法分析射流分离距离 | 第46-48页 |
| 第5章 低温送风系统末端设备的选型方法 | 第48-62页 |
| ·混合箱 | 第48-50页 |
| ·诱导型混合箱 | 第48-49页 |
| ·并联型混合箱 | 第49页 |
| ·串联型混合箱 | 第49-50页 |
| ·低温送风专用送风口 | 第50-54页 |
| ·喷嘴型送风口 | 第50-53页 |
| ·双叶轮式诱导型送风口 | 第53-54页 |
| ·常规送风口应用在低温送风系统的研究 | 第54-57页 |
| ·常规送风口进行低温送风的量纲分析 | 第54-56页 |
| ·常规送风口在低温送风系统和常规送风系统中的实验比较 | 第56-57页 |
| ·低温送风系统的送风口选型方法 | 第57-62页 |
| ·房间的特征长度 | 第57-58页 |
| ·低温送风系统送风口的选型方法 | 第58-59页 |
| ·送风口选型设计实例 | 第59-61页 |
| ·低温送风系统送风口的选型原则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