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8-22页 |
| 一、 祖国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 第8-14页 |
| 1 心房颤动的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 第8-9页 |
| 2 古代医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认识和辨证论治 | 第9-12页 |
| 3 现代医家对房颤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论治 | 第12-14页 |
| 二 现代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 第14-22页 |
| 1 房颤的病因 | 第14-15页 |
| 2 房颤发病的电生理机制和病理机制 | 第15-17页 |
| 3 房颤的西医治疗 | 第17-22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31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2-24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24页 |
| 3 观测项目 | 第24页 |
| 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4-25页 |
| 5 统计学方法 | 第25-26页 |
| 6 治疗结果 | 第26-31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39页 |
| 1 导师治疗AF的学术思想 | 第31-33页 |
| 2 心安宁滴鼻剂的组方原理 | 第33-35页 |
| 3 鼻腔给药的依据 | 第35-36页 |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